新吾爱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远东王庭 > 第1412章:车轮上的革命(Ⅴ)(2/2)

第1412章:车轮上的革命(Ⅴ)(2/2)

上一页远东王庭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样的作物,为什么产量差距如此悬殊?

毋庸置疑,派驻公社的绿野德鲁伊当居首功,仅仅是“植物滋长”这一个环自然神术就能使农作物产量与常年相比增产1/,更何况绿野德鲁伊在培育良种、改良肥料和防治农田病虫害等各方面也都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但是根据瓦莲京娜提供的统计数据,往年某些村落也有绿野德鲁伊主持农业生产,为什么增产效果均不及试农场那么显著?这只能表明产量翻倍并非全是绿野德鲁伊的功劳,乡村公社这一组织模式和集体农场的企业化经营方式也从不同程度上起到了促进农业生产力的作用。

事实上,企业化经营的集体农场最大优势并不在于提高作物的单位亩产量,更不在于跟自耕农或者封建贵族控制下的种植园比拼精耕细作,而在于最大限度的解放劳动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力耕种尽可能多的田地。只有采用集体农场这一经营模式才能以不足五百名成年社员外加一百匹公用耕马耕作两万亩农田尚且尤有余力,才能将远东“地多人少”的现状由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

罗兰很清楚集体农场的优势所在,所以当报刊上热炒“农业改革试大获成功”、“南方早稻亩产量破纪录”之类吸引大众眼球的话题的时候,他更关注的却是农作物的总产量。只有粮食的总产量提上去,才有可能从农民手中征收到足够的公粮,喂饱伴随远东工业化步伐而不断激增的城市人口,扩充军队加强国防,乃至出口余粮充实国库。

从南方六十多个农场试的收获情况来看,罗兰推行农业改革的目的可谓圆满达成。北方那些种植春小麦、大豆和玉米的试,最早也要等到八月中旬才收割,玉米更是要等到十月初才能收获,不到颗粒归仓的那一刻,罗兰不想轻率地对远东农业改革的成败下结论。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远东王庭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