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大唐官 > 昂藏七尺躯(2/2)

昂藏七尺躯(2/2)

上一页大唐官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去,自此再也不顾。

“逸崧!”

“三兄!”

此刻薛瑶英举着拂尘扫打,芝蕙则推搡他的左肩,才把高岳自脑洞剧场里给拽回来。

“不,我得抓紧。”这下高岳额头汗水直流,对瑶英说到。

薛瑶英理解他的苦衷,便点点头,坦率地对他报出吏部“平判入等”的实情:

“我唐吏部平判入等,也叫‘平选’。此科目初立于开元二十四年,首位籍由平选登科的,便是而今大名鼎鼎的颜鲁公(颜真卿)。在世人的眼中,平判入等几同于关试,其实不然,平判入等实则是将铨选的优异之才选出,优先授予官职。也有人误将平判入等和书判拔萃混淆,实则二者也大相径庭,书判拔萃乃是守选之人为缩短循资年限而报名的吏部科目,主动权在自己;而平判入等是吏部对每年前来参铨调集的所有士子、官员统一进行书判试后,再将少部分菁华选出,主动权在吏部。”

哦,高岳明白了,打个比方:书判拔萃更类似于为更快升级别或职称,而参考的一个科目,通过的话便可往上高升,通不过就继续论资排辈等着;而平判入等,则是在每年常规化的考核里,把成绩分为甲乙丙丁,然后给甲科以特定的奖励。

另外,考试内容上,平判入等和吏部关试一模一样,都是考二道判文;而书判拔萃,则要三道,并且难度更大。

“那么阿师,想要通过平选的话,得,得花费几何钱财?”

薛瑶英当即给高岳算了笔账——吏部的堂吏、笔吏要打点,考试官当然也要打点,可光这些还不够,每年好不容易通过吏部平判入等、书判拔萃或博学鸿词的,又遭中书省复核黜落的也大有人在(历史上韩愈和李商隐都遭遇过这样的事,简直是精神摧残),所以还要打点下中书省诸位——总的下来,“我先前侍奉元相时是知道市价,怎么得也要二百五十贯乃至三百贯间吧!”

黑,真是黑。

所以啊,终点小说里的那群穿越者,你们到底是怎么轻松当上官的啊?

高岳的额头好像比平日里惨白凸起了好几个度,烛火下耳轮一耸一耸的,接着他满身汗水,对薛瑶英表了态,“这钱炼师没,萧乂不肯借,那门生只能去找云韶小娘子想办法了。贱躯一条,待价而沽。”

旁边的芝蕙望着自己的三兄,不由得悲从中来,背过身去偷偷抹眼泪。

薛瑶英也大为唏嘘,眼睛红润,不由得吟出诗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哦对了,有本密策,逸崧不妨收下,用得着。”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大唐官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