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标铜 > 第二十八章 香山城郭复南行 2(2/3)

第二十八章 香山城郭复南行 2(2/3)

上一页标铜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后万历二十三年(西元1595年)和万历二十九年(西元1601年)两场大火下来教堂被彻底焚毁,直到次年意大利耶稣会士皮诺拉神父再次重建,教堂于万历三十年(西元1602年)重新奠基,如今十五年修修停停也才只完成了一半,叶宜伟听说这泰西寺庙完工须得花费纹银数万两不禁咂舌,这钱都够修几个贵阳城了,海贸之富的确非寻常可比。

海道的守澳官此刻正领着澳门的佛郎机夷目和兵头及议事会议员在议事亭恭候,议事亭在澳门半岛南面,不过是一座一进的小院,对着大门的房舍和回廊并无墙壁遮挡,故而称亭,粉壁飞檐倒也与内地建筑无异,是香山县和广东官员巡视澳门时接见驻澳官员和葡萄牙人的地方。院西另有两进的宿房以作接待上官之用,院中间或种着些树木眼下都已叶黄。

此刻那夷目正下跪请安,然后为曾栋和罗之鼎奉茶,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不过朝廷礼仪与傅小飞等人等人无关,既然不干己事,又难得到了这一世的澳门,他当即与顾子明便拉了叶宜伟一起,寻了一个澳门本地的通事一道带着往北转去,叶宜伟先前路过佛山已经与办事回来的汪革取齐,是以这回又多了几人。

“傅东主此来澳门总不会是寻那玻璃匠人吧。”汪革边走边笑道,以他从叶宜伟处所知这些宋人在玻璃器上的造诣断然看不上此地的工艺。

汪革身边一人却是希奇,“这边的风俗倒是与异国无差了。”

此人姓刘名锈,二十五、六年级,是韶州府曲江县一个破落书生,考过几次秀才未中,渐渐又没了生计便去佛山镇想学一门铁冶的技艺,他虽好学却不善动手,是以在佛山的铁厂中并不见容于人,这回正好没了生计遇到汪革,听说他们要来澳门寻找制火器的匠师便强跟了过来。

他对面正看着两个黑奴抬了一顶单杠的硬轿,与大明市井中的轿子绝不相类,更似一个长条吊篮挂在木杠上,一名似乎有些身份的朗夷便如此躺在那篮中闭目养神,又有一人在旁打着一顶清凉伞,后面还跟着两、三个随从从街上经过。

这场景顾子明倒是见过,这样的轿子南洋不少,而日本也是类似只不过多了一个盒子样装置,那样的倭轿澳门街上也有,据那通事说都是女眷乘坐。

“何通事。”顾子明叫起在前引路的何怡,那何怡二十不到,一身大明服饰,只帽子带着个泰西的三角大檐样式,看着颇为滑稽,但此人样貌却极俊朗,顾子明见他回头在听,便又问起,“你可是望厦村人?”

“小人的确是望厦村的。”那何怡见顾子明看着他脸,笑了笑道:“不过家父是佛郎机人。”

顾子明一愣然后反应了过来,原来是混血所生,路上他曾听邓全美说起香山澳附近的汉人有将女儿许给佛郎机人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出一个。

那何怡似乎是被问惯了,也不羞恼,正好借着机会道:“先前当着各位上官不便,现在倒无妨了,还不知几位东主是要买货还是卖货?”

“有何区别?”傅小飞觉得此人话中有话。

“如是买货,从果阿和南洋来的香料都是上好的,货场就在南面港口边。若是卖货则要与商行中的各位先生们去说,但还得先看看几位东主的货物,不知是瓷器还是丝绸?”他看看几人都没有官方的身份,乃又小声道,“这些都不用经过官中,小人这里也有些门路。”

顾子明听他说姓何,料想其母当是此地人士,又道:“原来如此,那望厦村也有私舶么?”

“自然……也有。”听了问话何怡神色略显尴尬。

“可否带我们去看看。”顾子明见他话语中有些犹疑,又道:“何通事也见了,我们是请托了官中过来,现在老爷们在议事亭说事,若是不趁着现在我们恐怕也有所不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标铜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