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标铜 > 第三章 一石惊起千重浪 5(2/3)

第三章 一石惊起千重浪 5(2/3)

上一页标铜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是有着时代的差距,越是能够明白科技的全方位领先是体系的优势,乃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即便原理被人知悉,没有基础学科的铺垫,没有材料学科的积累,没有千万次试验的积淀,也不会有任何可以夸耀的成绩,而其所做不过是提前为穿越集团的接收培养可供驱使的人才而已。有了这样的认识,一切做起来便顺理成章起来,更何况,任何时代的年轻人总是对未知充满着好奇心。

…………

“《光学初探》?有了这东西真就能造出千里镜?”年轻的素檀也还在好奇心旺盛的年纪,更是不肯认输的性格,千里镜在婆罗乃并不少见,出海的红夷番人总有些带着的,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将远景放近却是一样。素檀也曾花重金从红夷中求取制镜之法,不过不是贪图赏钱来应募的对此道一窍不通,不然就是知道皮毛,或者干脆有那等红夷僧人让人改宗,都是无法了然。

今天忽听到消息说短毛们居然还在发卖书籍,且书中所载皆与泰西秘法相合,便又是一奇。目前为止,这伙自称宋人的怪人已经屡屡让素檀感到意外——除了他们在军事上的才能,这也是鲁阿巴殿下目今稍能获得的安慰之一,他甚至没有从哪怕一个亲近侍从口中听说关于短毛们武力的评论,他们精于铁器,在商站中却连刀剑都未装备,发卖的货物也都是日用,全无武器。

现在听说了这千里镜的制法,便着亲信侍从去请国都中最出色的金银匠人来,想要试做几支。再想想这几日搜集来的情报,上岸的短毛各色享用俱全,尤其每日都要沐浴,饮食服用上的享受倒是真与素檀从汉人大臣那里听来的宋人习俗相仿佛,若这伙短毛当真如史书上所记一般,只知文治,而全无武功,那倒是一等一的良民了,可事情真就这么简单?

…………

‘事情当真如此简单?’想着同样问题的还有刚刚拿回了一船货物的郑东主,顺着潮流一路西去,只消十日,便能回到旧港。郑达的心情却不能平复,虽然从吕宋换来的银币都被换成了宋人的货物,还是半强制的,可若是回到了旧港,任谁都不能说他是吃了亏,包括这船货物的股东们也是如此。那里多有往泰西去的大船,分一半货物发卖,剩下一半待下半年候着风信运到明国,三年的身家也都挣下了。

发叔却并没有被东主的情绪所影响,郑达是自家子侄,小儿辈而已,虽是船东,可船上一应事务还是要听他区处。读过几年书的发叔已经五十多了,有个大名唤作郑国发,原本因为识得字在乡中时还颇得敬重,不过那也是好多年前的旧事了,十六岁上下南洋时,当时朝中主事的还是张阁老,也即是张居正,现在转眼就过去三十多年了。

只是此刻发叔的兴趣却在手上的一本小册子上,册子不过两掌大小,挺括的封面上四个大字全用宋体——《天体规律》。

与大明典籍不同,却是从左向右翻页,倒是颇类泰西的书籍,过去在旧港和满剌加见过的。打开封皮,里面文字虽是汉字,却都用俗体,且是自左向右横排书写,这也是宋人送书时交代下的,不然以发叔的习惯未必能知这宋人书籍的读法。

只有一处发叔觉得甚好,那第一篇上便分纲别目的列了许多,却都是一个题头,后面跟着页码,内文也都加了所谓标点,省却了句读之繁。不过粗略看来,说的却都是天上星宿,倒也是发叔平日里便感兴趣的。再往后看,那书上说大地应是球形,万物生于其上而不觉,本来发叔是不信的,但这书上说得有趣,还有例证。比如最后这段便说了,海上行船,远远看见的,最先必是船上桅杆帆缆,然后才是船身,发叔自己想想,好像确实如此,平日里在海上多见,尤其那佛郎机人的大船,更是如此。

再往后又翻了几页,见那上面居然说不光大地是球形,太阳、月亮都是球形,而太阳自己发光,月亮则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标铜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