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茅的父亲(2/5)

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茅的父亲(2/5)

上一页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强些,我知道,我们镇上有个包工头,不是靠你给他找工程,他哪能成那帮子人,最发财的那个?老实说,你还是有成就的。”

“茅哥,让他在我手下包工程,也是感恩。他算是我的远房亲戚。当年我父亲生病住院,他老婆来看,虽然是走个过场,但礼物给得最重,二千元钱,估计,在他当时,这不算什么。伙计,当时可给我们帮了个大忙了,你知道,这两千元当时,可抵我一年的生活费和学费。”

在李茅后来的解释中,我们知道了小苟家当年的窘迫。为二千元,感一辈子的恩,因为,当时的二千元,可能救了他爸的命。

“要说,茅哥,这镇上对我恩情最大的,就是你父亲,李老师。中学的时候,不是我到过你家吗?李老师总是鼓励我,还帮我垫过学费。他是我初中语文老师,有一件事记得非常深刻,这一辈子,恐怕不会忘记了。”

小苟说到:“我初中的时候,有点青春期的叛逆。虽然凭小聪明,成绩有点好。但家太穷,有些小伙伴辍学出去打工,也可以补贴家用,我也有点动心了。”

“我记得好像是初二的时候,学了一篇文章叫《孟子二章》,里面有一篇:天将降大事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当他背到这里的时候,整个车内,同时响起我们四人共同背诵的声音:“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篇激励着我们当年穷小子内心的文章,成了我们共同的奋斗鸡汤。今天流行的鸡汤文,从意义到效果,远远没有这一篇,激励着两千年来,那些奋斗不屈的青年人。

我们都会背,我们都曾经是那么穷困的人。我们今天有美好的生活,谁说没有因这文章的激励呢?

我知道,我们中间,在此时,有人声音哽咽,有人双眼模糊,有人内心如一块石头,有人豪情万丈。但是,我们最伟大的励志者孟子,如火种,经过李老师,一代一代传递下来,构成了中华文明,最坚硬的精神。今天,准确地说是明天,我们将继承这个火种,小苏将在学生大会上,再次注入时代的内容。

沉默了好久,小苟继续说到:“我记得,那是上午最后一节课,中午,李老师把我带到他家里,他要我利用中午那一个多小时时间,把整篇全部背诵下来。他说:这篇文章,全班最应该熟记的是我,全班最应该第一个背诵的,也是我。你在我家吃饭,任务,就是当着我面把它背下来,一个字都不能错。这个任务完成后,好久好久,我才明白他的苦心。”

这种严肃而慈祥的教育方法,不正是跟我小学时的张老师一样吗?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深入到并影响着他的心灵。这才是传统意义上,合格的老师,文明传承的伟大师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传道啊,口不言道,而道在其中矣。

“我爸还叫我学你呢”李茅说到:“你在我家吃饭时,总是先等长辈动筷子,自己才动。最主要的是,你吃饭时,碗总是端在手上,从来没有像我一样,把碗搁在桌上,爬着吃。”

李茅这说法非常形象,“爬着吃”,这个词还真有点意思。

小苏对赚钱的事,比较感兴趣。问到:“老大,你们搞工程的,赚钱应该是比较容易吧?”

“大公司赚钱容易,小公司难。想点子赚钱容易,正规难。嫌过路钱容易,赚工作钱难。有门槛的钱容易赚,没门槛的钱赚起来难。国外的钱容易,国内的钱难。总之,这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不可能用一句话说得清楚。”

这各是一个行当,当然自有窍门。但小苏这个家伙,是个爱打听,非要刨根问底。

“苏总既然想听,我也不妨慢慢说,都不是外人,我们还有的是时间。”小苟解释到:“所谓大公司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