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零一章 多闻多不信(2/5)

第四百零一章 多闻多不信(2/5)

上一页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上去取信件和报纸。

取信件和报纸是中队文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那时没有手机,与外界的信息渠道,就是报纸和信件。过去的老部队干部经常说的一句话“家信一封、意义不同”。

当然,杜甫也说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本来该文书的事,但他那天懒得出门,想让刚回来的上士帮个忙。毕竟,从连队到街道,光骑自行车,就得半个多小时,是个苦差事。

文书是中队首长身边人,通常在中队的地位,比干部矮一级,比所有战士要高半级的。给养员没办法,只好答应了。骑车往街上赶去。

当他在街上邮局取完信件报纸往回赶,在路上,他听到巨大的爆炸声音,浓烟和地皮的震动,让人惊恐,他都几乎骑不上自行车了,这种恐惧,没经历过的人是不会理解的,当灰尘和石头从天空落下时,你能够站稳,就是英雄了。

他几乎是推着车子跑回中队的,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接近中队的公路上,已经落满了爆炸掉下来的石块和物品,已经骑不了车了。

当他一个人呆呆地站在一遍废墟前时,整个人懵了,当他意识到事情的实质时,不愧是老兵,他知道该怎么做。因为现场没有一个人活着,也没有任何电话可以打得出去。

他以最快的速度往镇上跑,向镇上公安汇报了情况,并打通了支队的电话。他是第一个准确报告事故的人。

而另一个探亲的战士,那一天也刚好返回部队,在离那条街只一河之隔的地方,正准备坐船过河,结果听到了爆炸,他过河后,也是以飞一般的姿态奔向中队,发现了地狱般的情况。

这就是著名的爆炸事件。他与上士,咬紧牙关,在原来中队大门的位置,站得笔挺,如同石狮子一样固定站立的哨兵,在那里保护现场,直到调查组的到来。

上士,最老的兵。

而这里的上士,是指具有上等智慧的人。上士一决一切了。这种瞬间悟道的经历,在传说中,还是有的。

比如二祖神光大师,断臂求法于达摩,只因几句问答,就立即顿悟。再比如这个永嘉和尚,与六祖对话几句,就豁然开朗。

我曾经看过一些资料,说是禅宗,是针对上上根器而言的,对下愚之人,不适用。比如,当年六祖求法于五祖时,问六祖是哪里人,六祖回答是岭南人。五祖反问:岭南人也有佛性吗?这是师傅选择弟子,化外偏远之地的岭南,估计聪明人少。当然五祖是故意这样问的,是考验六祖的智慧。

当然六祖回答佛教众生平等,凭什么说岭南人没有佛性?六祖不识字,没读过书,怎么就这么有智慧呢?

因为他是过去几世修行的上上根器之人。这样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在送柴至客栈时听到金刚经,那是一位路过住店的客商朗诵的,这部经书当时是第一次传到岭南,没人读过。六祖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时,当场就愣在那里了,觉得太熟悉。

这就是他宿世慧根所积累,今世当然如熟人。

当然,以上解释,都是佛家内部的解释。我作为一个外行,当然不能确认。智慧是什么,我不太明白。但聪明这件事,也与天生的有关。

我们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天生学霸,他们好像不费什么力,也没吃过什么苦,就轻松取得好成绩,这不能不说,与他天生的聪明有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人,数学学得不怎么样,可以用笨来形容,但学木匠却很厉害。要知道,木匠的画墨和榫铆结构,是非常需要几何和数学的,但他就奇怪,不需要怎么费力就学会了。而他在学校学数学,连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都从来没及格过。

人的天资有偏好,像六祖那样,不识一个字的,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