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失落的目标(2/5)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失落的目标(2/5)

上一页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己,这样的事,他义务完成。

等房子落成那天,向老师带两个人,亲自到村子来,扛了两块已经刻好的木板,一幅向老先生亲自写好的对联,就在那厚厚的木板上,挂着红抬了过来。

龚家得到了重大的礼遇,简直轰动了全乡。没听说,向老先生亲自写亲自编,还有自己买板子,请师傅刻好。那幅对联,简直就是当时语文老师的教材。

“龙出长滩共太平,马伏文山看桃花。”

凡是带有龙马相对开头的对联,气势都不一般,更何况,这幅对联的讲究,简直,复杂得让人头晕,还天衣无缝地讲究在平仄和对伏之中。画面感,意义感,让许多有文学修养的老师和先生们,赞叹了好久。

在他们看来,在今天这个社会,出现这么好的对联,简直是奇迹了。全中国,也出现得很少了,因为,有几个像老先生那样有修养,并且有我们这里山川的?

当然,我们那里的所谓文人也没见过啥世面,他们的评论也不足以作为标准。但是,此事给向家带来的德行和文学上的好评,确实也让我们当地小乡镇的人骄傲。因为,县文化馆也派人,把照片拍了去,还专门拓印了一份,作为保存。

字体典雅流畅,这估计是当时八十几岁的老先生,在精力最好的时候写出来的。

我中学的语文老师帮我们解析过,这幅对联的美。

第一句:“龙出长滩共太平。”以龙开头,与地势有关,龚家院子,坐落在当地最大的山马伏山最长最蜿延的一条山脊上,如龙一般。

其中,龙和共两个字拼出来,就是龚家的龚字。长滩,地名,叫长滩河,就是这条龙与山谷最低处那条河的交接处。龙出长滩是形状,是山水,但更是喻意,意思是,蛟龙从山里出来,过了长滩,就奔向大海了。这是要飞黄腾达,大展宏图的意思。

共太平,而太平,就是村的名字,太平村。

这种地名与山川组合成的意义,还嵌入了主人的姓,那个龚字,可是费心了。并且,一点也不生涩和勉强,很自然地带有气势。

第二句,“马伏文山看桃花”。一匹温柔文雅的马,作先蹲后跃的姿态,这正是龚家院子所靠的马伏山名字的由来。这是一匹文雅的马,而文山则是龚家院子正对着的山,象征文学艺术的成就。在文学面前,马都崇拜着,马也得到了春天的消息,它从文山看过去,正是另一个乡镇:桃花乡。

山川形胜,人杰地灵。文采风流,共赞太平。

这种大气的对联,不仅给龚家增了光,也给太平村添了彩,更是我们当地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就是文人之交,人虽然故去,但那友情,居然让向老先生以最好的文笔,最大的成本,做成这种事情。

还有更神奇的地方,那向老先生,活过了九十岁,无疾而终,这就算是实锤了。“仁者寿”,他的字,还挂在乡间故友的堂屋里。而他本人,几乎是实践了这三个字。

是否有种神秘的力量,站古老的道德与人生的圆满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儒家学说最根本的立足点,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然后再能够治国平天下。

当然,到今天这个社会,大部分人虽然崇敬那种古贤风范,但都承认自己学不来。柴米油盐的困境,让人根本没有谦让之风,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了。

尤其是动乱的那个年代,精神贵族们大多在**已经被消灭,或者,他们被迫低下了头。而在乡间,还神奇地保留着一个标本,这不得不说,是大山的奇迹。

“求诸于野”。

陈忠实在白鹿原里所描写的,正是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在现实世界的崩溃。因为,产生它的社会生产关系,已经改变了。

农业世界的崩溃,是因为工业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