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明末阴雄 > 第697章 中原战局(2/4)

第697章 中原战局(2/4)

上一页明末阴雄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廷从北方增调兵马困难太大,除了当地的驻军之外,就是依靠征调当地土司兵马,这些土司相当于半独立状态,接受明廷的册封,调遣,但当地的主官,也就是土司或者宣慰使,是世袭的。

出名点的比如石柱宣慰使秦良玉,阿迷州土司普名声等,这些土司都在平叛的过程中发展壮大。

秦良玉一心报国,虽然发展壮大,但始终效忠于朝廷,但普名声就不一样了,看眼实力壮大,渐渐有了野心,刚好后金入寇,西北流寇遍地,让他看到了大明朝廷的虚弱,于是发动叛乱。

普名声实力发展起来是靠着协助平定奢安之乱,而奢崇明与安邦彦之所以敢反叛,也是因为实力发展起来了,路数和普名声没什么区别。

他们的崛起,源于参加万历年间的播州之役,在平定杨应龙这个土司的过程中,他们也出力甚多,功劳不小,所获得的赏赐,财富,人口等等,都为其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基础。

比如当年杨应龙叛乱,围攻贵阳,安邦彦的土司兵作用巨大,调派大量兵马协助守城,为守城提供了大量助力,否则贵阳守不守得住都不一定,而战后所获得的封赏也是巨大的。

总结来说,先是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然后永宁土司奢崇明和水西土司安邦彦参与平叛,在此过程中实力逐渐发展壮大,然后奢崇明和安邦彦野心膨胀,起兵造反。紧接着阿迷州土司普名声参与平叛,也和安邦彦奢崇明一样,在平叛战争中实力逐步增强,又是野心膨胀,然后发动叛乱。

其实这还没完,参与平定普名声叛乱的有元谋土司吾必奎,还有王弄土司沙定洲,他们也曾和普名声一样,参与平定奢崇明和安邦彦的叛乱。

在原本历史上,崇祯自挂煤山歪脖树一年后,也就是隆武元年,元谋土司吾必奎发动叛乱,黔国公沐天波调派沙定洲平叛,结果沙定洲也发动了叛乱。

直到三年之后的永历二年,才被归顺永历皇帝的原张献忠部大将李定国、刘文秀平定。

由此可见,明朝这种以夷制夷的策略,根本就行不通,干掉杨应龙,奢崇明和安邦彦肥了,然后造反,干掉奢崇明和安邦彦,普名声肥了,又造反,消灭了普名声,吾必奎和沙定洲肥了,又开始造反,循环往复。

除了云南普名声作乱,赣南也不太平,地处江西,福建,广东交接地带的赣南,自古以来都是容易发生造反的地方,这个地方实在是太穷了,穷的让人活不下去,然后很自然的就会发生造反的事情。

正德年间赣南遍地都是农民起义军,而且发展势头凶猛,不过在阳明公王守仁剿抚并用的策略下,最终还是平定了。

进入崇祯年间,三饷的征收,让原本还能勉强苟活的赣南百姓,再也活不下去了,然后毅然决然揭竿而起。

此外,林丹汗这条落水狗也不安分。

四月份,皇太极亲率包括蒙古各部在内的十万大军,西征林丹汗,上一次西征不敌皇太极,被从察哈尔逃到归化城的林丹汗,再一次开启逃亡之路,一路逃到青海。

但他并没有就此安分下来,打不过皇太极,还不过明军吗于是,榆林,延绥,宁夏,甘肃几镇就成了他的攻击对象。

相比之下,也就熊文灿的表现要好一些,福建任上收复郑芝龙,立下大功,随后大破海盗李魁奇。

去年二月,海寇钟灵秀既降复叛,在熊文灿的安排下,郑芝龙出兵剿灭。

此外,被崇祯皇帝寄予厚望的杨嗣昌,也就任山西巡抚,兼人宣府,大同,山西三镇总督,

根据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开始全面进攻进入河南的流寇。

具体方案就是,以山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工协作,而而专防延绥、山西、大名、江南、江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明末阴雄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