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刺明 > 第617章 赴宴,抛绣球(2/5)

第617章 赴宴,抛绣球(2/5)

上一页刺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的上,还不如全部都迁移到虎贲军的控制区域。&;&;&;&;“鞑子的大规模报复马上就要到来。”&;&;&;&;“鞑子吃了大亏,肯定是要大开杀戒的,见人就杀。”&;&;&;&;“鞑子要是来了,所有的村镇都要被推平,所有活着的东西都要变成死的。”&;&;&;&;……&;&;&;&;诸如此类的谣言,在虎贲军骑兵的带动下,传播得非常快。&;&;&;&;果然,河间府各地都是人心惶惶的,大量的民众,在原来的闻香教骨干的引导下,大量的越过黄河,向莱州府等地迁徙。河间府各地的官员,都不知道躲藏到哪里去了,当然不会有任何的阻止行动。&;&;&;&;其实,虎贲军骑兵传播的,并不是谣言,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报。鞑子吃了这么大的亏,不狠狠的实行报复就怪了。前两次的入寇,鞑子就是屠戮千里,到处制造无人区的。要是不幸落在鞑子的里,要么被鞑子杀害,要么就是被驱赶回去辽东做奴隶。这一次,鞑子来势汹汹,显然比前两次更加的凶残,要是落在鞑子的上,命运可想而知。&;&;&;&;这样一来,就算是河间府的大户人家,都要承受不住了。鞑子再次到来,河间府肯定要遭殃的。以河间府的防守能力,根本不可能挡住鞑子的大举进攻。要是他们继续逗留在河间府,铁定要被卷土重来的鞑子杀人抄家,夷为平地。他们必须自救。&;&;&;&;在北直隶,最安全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京师。京师毕竟是明国的权力中枢,有三大营驻守,还有来自各地的勤王军队。按理说,应该是没有危险的。问题是,京师已经戒严,九门都全部关闭了,根本不让他们进去。京师不能去,去哪里?去山西?去河南?去山东?山西未必安全,河南又有乱军出没,一样不安全啊!&;&;&;&;难办了。&;&;&;&;没办法,他们的目光,只好求救的看向张准。&;&;&;&;哪怕张准是反贼,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在这个时候,也唯有向张准求救了。谁叫张准在鞑子的面前,表现得如此的强势呢?相对于京师来说,张准的控制区,更加的安全啊!&;&;&;&;但是,在向张准求救之前,他们必须确定很多事情。他们想要当面的从张准的嘴里,得到一些肯定的答案,而不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除夕这一天的中午,张准来到了河间府。&;&;&;&;要在北直隶的城镇中,挑选几个历史最悠久的城镇,河间府绝对可以榜上有名。河间府从石器时代开始就存在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武将张颌就是出生在这里。几千年的风风雨雨过去,河间府的城墙,已经斑驳得只剩下一片的黑色。&;&;&;&;红花楼,河间府最著名的青楼。相对于河间府的古老城墙而言,红花楼的装饰,就要鲜艳明丽多了。站在几里外,就能一眼看到。如果在河间府里面,挑选几个最引人瞩目的建筑,红花楼肯定在其中。&;&;&;&;要说中国古代哪个朝代青楼行业最发达,非明朝莫属。在明朝,青楼是遍地开花的,基本上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有青楼。青楼行业还得到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鼓励,他为此还专门为青楼行业题写了一副对联,便是:“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右联是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张准带着女扮男装的董淑嫣,来到红花楼的前面。抬头一看,正是朱元璋题写的那副著名的对联,使用烫金的红字制作。他忽然觉得有些荒唐,自己居然逛青楼来了。&;&;&;&;董淑嫣忽然说道:“这还是我第一次进去青楼呢!”&;&;&;&;刚刚变成小女人的董淑嫣,穿着儒雅的书生服,装模作样的挥舞着一把白色的纸扇,要比张准风流倜傥多了。除了极少数精明人,其他人根本看不出她是女人。连张准都不得不承认,此女在公共的场合,神色凛然,俊秀风流,不苟言笑,令人生畏。但是在闺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刺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