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刺明 > 第822章 门庭若市,积极自救(2/4)

第822章 门庭若市,积极自救(2/4)

上一页刺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扬州府的商家资产,要比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多得多,这是早有定论的。朝廷其实也屡屡想从扬州开辟新的财源,只可惜都是事与愿违。现在,张准来了,带着血淋淋的屠刀来了,扬州的商家,要是不识的话,那就要连人带钱财都没有了。要是识的话,或许还能保住自己的身家姓命,甚至是保住一点点的钱财。&;&;&;&;到了这个时候,识时务者为俊杰啊。强硬和虎贲军作对,那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与其人死了,钱没了,还不如自己的投靠虎贲军,争取好一点的出路。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比如说,扬州盐运使覃良德就有这样的想法。&;&;&;&;盐运使的全称,乃是“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这是一个权力非常大的部门,掌握的钱袋子更是令人眼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明代,盐政的税收,都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要说在扬州,真正的大官,不是扬州知府,不是扬州总兵,不是扬州漕运衙门,而是扬州盐运使。因为,这位大爷,里掌握着大明帝国相当分量的钱袋子,大明帝国所有的盐引,都是出自他的下。&;&;&;&;当年,魏阉声势最嚣张的时候,两淮盐政,就牢牢的把握在阉党骨干崔呈秀的里。后来魏阉倒台,崔呈秀被杀,为了抢夺扬州盐运使的职位,几方势力闹得是不可开交。最终,原来是户部郎中的覃良德,成功的脱颖而出,抢到了这个职位。&;&;&;&;覃良德是温体仁的心腹,这是人所周知的秘密。要是没有温体仁的鼎力提拔,覃良德怎么可能坐稳这个肥的流油的位置?但是,在温体仁退下来以后,覃良德的曰子,就不好过了。新任首辅刘宇亮,已经有撤换覃良德的意思了。&;&;&;&;这是必然的。无论哪位首辅大人上台,两淮盐政,都是必须要掌握在里的。要是首辅大人都无法从盐政里面得到一点油水,谁还这么积极的争夺首辅的位置?覃良德能苟延残喘到现在,已经是他很会做,在刘宇亮上台的时候,就已经送去大大的银子了。&;&;&;&;覃良德正在徘徊不安的时候,忽然接到张准从淮安府南下,在淮安府清理不服之人,而虎贲军海军又封锁了长江的消息。不假思索的,这位盐运使大人,就做出了一个决定:立刻投降虎贲军!&;&;&;&;是的,覃良德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决定换老板了。反正,在朝廷那边,他已经是准备被撤换的棋子,没有什么前途了。现在虎贲军来了,还不如立刻换东家。就算保不住盐运使的职务,起码还可以继续喝点汤。&;&;&;&;饶是虎贲军清如水,想要完全梳理清楚盐政,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白痴都知道,这里面的水,的确是太深了。有几年的时间,覃良德刚好可以安心致仕,舒舒服服的做个富家翁了。&;&;&;&;和覃良德一起到来的,则是扬州第二大的盐商王大鲁。盐商想要发达,和盐运使的关系不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盐引都掌握在盐运使的里,没有盐引发出来,那就是私盐,是要受打击的。但是,只要有盐引,那无论是什么盐,都可以合法的销售了。&;&;&;&;在明朝初期,盐引的掌控,还是比较严格的,国家也能够从盐政中获得大量的税收,用来补贴边关。随后盐引的发放,越来越颓败,越来越多脚。到崇祯年间的时候,盐引几乎都变为私人的了,卖盐的收入,也跟着落入了私人的口袋。私人的腰包胀鼓鼓的,交给国家的,自然是越来越少了。&;&;&;&;和覃良德不同,王大鲁是比较郁闷的。作为扬州最大的三家盐商之一,王大鲁感觉自己这次是真的看错眼了。张准来了,虎贲军来了,扬州盐商,肯定是没有好曰子过了。虎贲军本身就是贩卖私盐的,他们来了以后,哪里还有他们这些盐商的好曰子过的?&;&;&;&;然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大家都知道,张准杀鞑子不软,杀自己人也不软。家大业大的他们,现在只有想方设法的保住自己的家业了。甚至,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姓命就算不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刺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