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山河血 > 第413章 畔船厂(2/3)

第413章 畔船厂(2/3)

上一页山河血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来重返“中枢”作好铺垫。

“哼哼!”望着那滚滚东流的扬子江江水,杨永泰眯着眼睛冷道道。

“早晚有一天,我杨畅卿还是要回去的!”耀眼的电焊弧光映亮了夜幕,在脚架上一道道如礼花般的电焊花落入船台,在绵延一华里的的船台上,数艘内河船正在赶班加点的制造着,四年前的1月15日,当武昌造船制造的内河钢船下水后’这种薄壳运输船便吸引了江河船东的眼睛,它速度并不算快,但却远快过帆船,而且造价低廉,每吨合银元不过一百三十元,较之普通钢壳省三成多,而每船载重更高达数百吨,且所需船工少、燃料省,而迅速在扬子江流域盛行开来。

而作为钢壳驳船的发明方武昌造船厂现在反倒不是内河船最大的制造商,不仅上海的船厂在制造这种船此,因制造这种内河船,与过去制钢船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工人、复杂的技术装备不同,只需要十几部简单机器以及一些焊机就可以满足,廉价且简单的制造要求,使得钢壳内河船制造迅速扩散开来,在过去的一年间,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先后有多家新晋投产的小船厂亦开始制造这种技术简单的船只.

而在内河船市场被外部占据时,武昌造船公司则努力的实施转型一从制造内河船转向海轮,从而完成从一家小船厂向大型船厂的转变。“海船!”

在船厂内,穿着一身深色呢绒海员制服的王飞在船台边,眯着双眼,以让那刺目的电弧光不刺闪到自己的眼睛,他是武昌白沙洲扶轮学校的学员,扶轮学校创办于四年前,旨在为扬子江运输公司培养船员,初时半年一期,三年前改为一年一期,随后又改为两年一期,而王飞和他的同学们则正是第一批两年期学员,只不过此时,他们所接受的培训已经由内河航行改为海航,而在今年春节前,更是搭乘“楚海号”训练船一那是一艘钢壳风帆训练船,驶出扬子江,航至南海,经南海进入印度洋,后又直航至南美,于智利靠港补给后,经夏威夷返回武汉。

而这次毕业,他们则即将上船,登上属于他们的远洋轮船,不对应该是……想到那个词,在大洋纵横驰骋数月的王飞的脸色显得极不自然。“真是不甘心啊!”

望着那艘正进行最后的检查的远洋船,王飞摇头叹了口气,他将是这艘“中渔001”号的首任船长,而唯一让他能够生出些许骄傲之心的恐怕就是一这是中国第一艘远洋渔船,而他则是第一任船长,明天,他就将率领他的船员一二十八名内河船员、三十九名沿海渔民,驶出武昌,驶向大

“不甘心,不甘心要不你去那些船运吧?”就在这时,他的身边走过来一个人,是王之雨,他的同班同学,在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睛盯着那艘远洋渔船,目中略带着比许狂热。

王之雨口中的船运公司,并不是海运公司,而是在沿江诸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船运公司,在造价低廉、技术简单的柴抽钢船出现后,沿江诸省便出现了现代化的船运公司,而这些船运公司往往喜雇佣扶轮学校的学员为船长,而后由其培训船工,这到得益于扶轮学校的“通才教育”,使得一人便懂航行、机械等。

“得,当我没说!”

王之雨笑着,相比于在那种大号“中国钢船”上当船长,他更愿意踏上这种远洋渔船,至少那样他可以驶入大海.驶向远洋,而并不是像他的那些同学们一样,驾驶着百吨钢船与固定的航线上航行。

“若是永远在固定的航线上航行,那样的人生实在是太过无聊了,”

望着远洋船,王之雨最后又苦笑着。“说实在的,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学校真的不怎么厚道?“

‘‘怎么了?”

王飞诧异的看着身边的同学,学校怎么不厚道了?这可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免费“高等扶轮学校”,甚至现在就连招商船局那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山河血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