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山河血 > 第78章 一日扬名今日窘(2/3)

第78章 一日扬名今日窘(2/3)

上一页山河血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纱厂在过去多年间,为摆脱危机,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虽是如此,仍有不少企业陷入停工的困境,此时中国棉纺织工业面临的日本压迫也大大加剧了这一危机。一方面,日本通过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使中国民族棉纺织业丧失了一块举足轻重的市场;另一方面,日纱通过倾销、走私等手段在中国内地市场发动的强劲攻势也使华商棉纺织企业的处境雪上加霜。

而中国棉纺织工业若想有效应对危机,就必须在与日纱的惨烈竞争中解决市场问题。而若与日纱争夺市场,就必须降底生产成本,而中国纺织工业之所以陷入此时的困境,究其原因,却是正是因为设备老旧,不是那些企业不想改造设备,而是因为日本人垄断设备改造市场导致改造设备成本太高。

对于精心策划一切的深田太郎,并不知道的是,原本如果他接受了北洋纱厂改造设备的业务,并不会对日本的纺织工业产生太大的影响,可当其拒绝之后,在记者们的推波助澜下以及诚孚公司的解释中,日本人的野心暴露之时,同样把北洋纱厂推至了风头浪尖,而这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外行看的是热闹,而内行看的却是门道。

当各地的纱厂经理们从报纸上看到北方工业公司承接北洋纱厂的设备改造定单后,他们同样在等待着结果,几乎是在结果出来之后,一些嗅觉敏锐的纱厂经理立即亲自或委托他人前往北洋纱厂考察,而考察的结果非常简单,十数家天津、上海、武汉的纱厂都欲委托北方公司帮助其改造纱机,而这些纱厂中则不乏在历史,因生产成本高、设备老化导致企业则陷于停工、改组困境的纱厂,他们很多人在目睹了北洋纱厂的成功之后,都将希望系于设备改造。

对于这一切,深田太郎当然不知道,他更不知道,自己的弄巧成拙使得许多中国纱厂看到了新的希望,谁也无法意料这种变化,甚至可能会对这个国家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改变。

但此时,对于北方公司来说,他们却不得不去面对一个新的变化——生意找上门来了,六家上海、武汉的纱厂委托北方公司协助改造设备,甚至还提出了额外的方案。

“我们要的不仅仅是只是改造设备,除了改造设备之外,还有和北洋纱厂一样的,一揽子方案!”

坐在管明棠的办公室内,宋立峰郑重其事的说到,做为武昌第一纱厂的总经理,在过去的几年间,他一直竭尽全力试图挽救这家湖北规模最大,同样也是亏损最为严重的纱厂,尽管早在八年前,武昌第一纱厂即因无法偿还贷款而将工厂交给安利英洋行接管,但纱厂仍然保持着独立运营,而安利洋行的接管,则是以偿还贷款为限,在安利英洋行接管纱厂后,在各种规定中优先考虑洋行利益。工厂赚了钱,应先还安利英洋行的贷款,如亏损,则由工厂负担,这种规定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对于宋立峰来说,现在最紧要的就是彻底扭转工厂亏损的局面,但工厂亏损却是一日甚过一日。

“管董事长,论规模第一纱厂是湖北省规模最大的纱厂,其规模亦远大于北洋纱厂,第一纱厂的纱锭锭数是88000锭,布机数量是1682部,纱锭锭数相当于湖北五大纱厂中其它四家总和的800布机数量亦是相当于四家总和的600可以说,如果第一纱厂活了,湖北纺织业也就活了……”

在宋立峰如此说道的时候,管明棠的心下却是暗自叫着苦,一个星期前,全中国没几个人知道北方,同样也没几个人知道自己,可现在呢?若是不知道北方、不知道管明棠那还真是孤陋寡闻。

名气大了,好吗?

到底是好是坏,管明棠还真弄不清楚,可却清楚的知道一点,现在在经理办公室和自己的办公室内,每天都有从上海、天津、武汉等地赶来的纱厂经理、董事,欲同公司签定改造设备的合同。

按常一锭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山河血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