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汉末苍天 > 第十章 荀攸之谋(2/3)

第十章 荀攸之谋(2/3)

上一页汉末苍天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姬平心中豁然开朗,原来何进的谋划在此!

何进夹在士人和宦官之间,始终在避免二者发生大的冲突,而且他召集的八路兵马,有五路都在他掌控之下,可见他还是比较有理性的。

或许何进唯一低估的,就是袁绍等士人的决心了,还有十常侍的辣手无情,才酿成日后的大祸。

同时,荀攸口中刚才提过的一个人,张辽,引起了姬平的注意。

荀攸看姬平凝眉不语,劝慰了一句:“陛下也不必太过忧心,虽有八路兵马,但外兵只有董卓、丁原和乔瑁,乔瑁为故太尉桥玄之子,素重名声,不必多虑,丁原为人粗莽,易于掌控,唯有董卓变数较多,但大将军掌控京师数万精兵,外有皇甫嵩在董卓之后掣肘,故亦不足虑也。”

姬平苦笑着摇了摇头,穿越以来,他苦笑的次数太多了,实在是处境由不得他乐观。

荀攸分析的没错,但前提是何进能活下去,能掌控局势。

谁能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何进先被十常侍杀死,而后董卓入京,袁绍、曹操等掌控兵权的纷纷外逃,让董卓轻易整合了京师所有兵马。

而且荀攸他们怕是也小看董卓了,董卓来自西凉,素来被士人看不起。或许董卓谋略也一般,但他手下有一批精兵强将,还有一个不次于荀攸的绝顶谋士李儒,并且此时的李儒,比未经历练的荀攸或许还要强一些。

“兵法有云,未料胜先料败。”他斟酌着措辞:“万一大将军失败,董卓入京,掌控朝政,行废立之事,袁绍等人又在地方割据,我该如何?”

他这是对历史走势的预知,但此时也不是没有这个苗头。

袁绍胆敢劝谏何进召外兵胁迫太后,难道就不怕太后日后问罪?而且何后素来也不待见士人。所以,这些士人怕是早就把何进、何后的外戚势力一并算计了。

他们随时可能放弃何进,甚至已经谋算着要将宦官和外戚一并消除,自己这个天子是何后的亲子,士人既然谋算何后何进,自然也不会拥立他这个天子。

恰好有一个备用的皇帝人选,没有母亲,不会有外戚的刘协。

这也恰好佐证了历史上,为何董卓废帝之时,满朝公卿,只有卢植等寥寥两三人反对,其他士人不是没有风骨,而是分明已经放弃了他这个天子和何后。

此时,估计唯一让那帮士人发愁的是,如何名正言顺的干掉他这个天子,才不会影响他们的名声。

所以,即便董卓不入京,天下兴许还有救,而他却是不逃就没救了。

对于姬平提出的这个假设,荀攸显然也是考虑过的,他沉吟了下,道:“若处境至此,必然天下大乱,陛下便需要考虑后路了。”

他看着姬平,眼里闪过一道精光:“其实,大汉立国四百年,可谓积重久矣,如今政事羁縻,地方权重,政令难及,实则从朝廷治乱难,从地方治乱易。大乱方能大治,如今大乱将起,对陛下而言,未尝不是破而后立的机会。”

“破而后立?”姬平一愣。

荀攸一双眼睛不时观察着他的表情:“京师雒阳虽有八关拱卫,但方圆不过数百里,亦为四战之地,乱世之中,必然首当其冲。如今京师兵力不过万数,反不如地方兵力,是以居轻驭重,久之必亡。故而一旦乱起,陛下当寻机出走京师,暗中发展,坐观天下,伺机再起!”

这一建议如同雷霆,荀攸虽然对姬平的心思有过猜测,但此时眼中也不禁露出几分紧张的神情。

姬平面无表情,心中却是一松,娘的,终于说到逃跑之事了。

而且比之上次,荀攸此时才真正说出了出路。

正如荀攸所说,雒阳作为京师,太平之时还好,但战乱一起,雒阳盆地面积就显得太小,缺乏战略防御纵深,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汉末苍天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