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隋风烈 > 第三百五十六回 逐商机富人南下 一颗棋子活全局(2/4)

第三百五十六回 逐商机富人南下 一颗棋子活全局(2/4)

上一页隋风烈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自己从未触及的构图知识,当然这归功于时常与各种图纸打交道的穆先生。

这天是城建图完成的一天,杨二正召集扬州府官员和上海新城筹建组人员对这张新出的城建图进行最后论证。

“陛下,微臣有些不解,为何要将好好的一座城池分作江北和江南两处呢?中间隔着大江往来十分不便啊!”卢照邻首先对图纸上的南北城区划分表示异议和不解。

“哦!让学生来替陛下回答卢相之疑问吧?”阎立德拱手对杨二道。

“嗯!立德你来给大家讲讲南北分区的好处。”杨二点头同意道。

“卢相,原本学生与卢相的想法一致,都是将城池建在北岸一侧。但经陛下和穆先生提醒后,才又重新规划城区分布,将上海新港分作了南北两个部分。原因有二,一是一条大江阻隔南北,将新港分作南北设置,将让两岸百姓都能收益,而非只一侧得益而穷其另一侧;再则,大江之上的商船可分为两岸驻泊,以分摊船港物资运输和装卸上的压力。总之,城区分作南北利远大于弊。”阎立德从容的解说着,席间有人点头,也有人摇头。

“陛下,这样建城可就苦了我官府人员了。中间隔着大江,若去另一侧公干还需渡船过江,实属不便啊!”卢照邻又说道,他这一说法得到了扬州和即将赴任的上海港新城官吏们的认可。

“呵呵!卢相担忧并不为过,朕也想到过这点,而新城建好之后又不能分设南北两套衙门官府。但朕觉得城分南北以江为隔还是颇多好处的。南北往来不便亦是事实,但解决起来并不难,无非就是多设些渡船罢了。今后还可将铁缆横过大江,让渡船南北穿梭变的方便。百姓都能南北互动往来,新城官员又有何不能的呢?”杨二说道。

“卢相,陛下所言极是。我新城北区可带动江北一带发展,而江南新城则可影响我整个江南。隔江分城乃是两全之策,有何不好?”长孙无忌此时也插言道,虽然受到了卢照邻一个大大的白眼。

“陛下,臣明白了。这一座待建新港其实也可看作是江南江北两座城池,这在我朝乃至历代皇朝都未曾见过。陛下实为开天辟地第一人也!”

“呵呵!卢相差异,同样是长江,上游的襄阳和樊城在汉末其实也是一座城池,只不过江北成为樊城,江南部分视为襄阳,二者统称襄樊城。城分南北实则早有先例的。只是,朕的上海港只有一个,分别为上海北区和南区,绝不独立为城。大江之上如要畅通还可铺设浮桥,如此便可将大江南北连接起来,浮桥当以可并行八马为限,不能过窄了。”

“是,陛下,臣记下了,营建八马并行浮桥一座。”郑旭忙拱手应道。

朝廷兴建上海新港的诏书很快便经内务部向全国下发了。

诏书一经公布便在民间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反对大兴土木一说盛行。

但反对者对于已经颁布施行的事情也无可奈何。

而在对于同期颁布的新城建设即将发行上海港城建债券一事上,诸多商人均认为是一个投资发财的最佳时机。

这些商人的看法出奇的一致,认为既然是朝廷的重点建设项目便绝对不是一个赔钱的项目,有种稳赚不亏的普遍看法。心急的富商们也纷纷暗中开始运作布局起来。

一时间,到江南置产置业成了一股风潮,带动了大量资金和人才流入江南,直接助推了江南各处城镇的商贸发展和北方人口向南方的流入。

在驶往长江出海口的南巡龙船上,此时杨二正看着内务部和商务部呈报的奏呈,这两部委上奏的均是和新建上海港有关的推进事项,只看的杨二脸上满是欢喜之状。

“呵呵!没想到远离京城的一座新城建设尽然引得满朝如此反响,好!好啊!这是朕的心思被天下黎庶看破并接受的节奏。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隋风烈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