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大唐孽子 > 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蕴(2/4)

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蕴(2/4)

上一页大唐孽子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市场,带来的各种潜在福利,简直不要太大。

“在朔州直接制作棉布,然后运输到其他州府售卖,理论上是一种成本更为低廉的方法,对我们州的百姓也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这棉布作坊,需要使用到大量的人力,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朔州的棉布作坊如果大规模的招工的话,有可能会影响棉花种植,因为农户们一旦发现去作坊里做工挣的钱比自己去种植棉花还要多的话,肯定就不去种棉花了。

这样的趋势一旦形成,很快就会影响我们的棉花产量,这是一个不利因素。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朔州定居。只有把朔州变成一个人口大州,才能让朔州的发展变快,才能让边疆更加稳定。”

很多时候,边疆问题,往往就是人口问题。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一样的。

想象一下,如果大唐在西域有个几百万汉人,那么西域的问题,还是问题吗?

同样的,如果大唐在朔州有个百万人,那么朔州附近必然就不再会是边疆,边疆自然而然的会往外延伸。

因为这个时候,大家会发现继续向外拓展土地,难度变小了,收益变大了。

所以边疆的人口跟边疆的范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只要能让边疆州县的人口越来越多,大唐的疆域就会越来越光。

“从最近《大唐日报》的报道来看,这几年大唐的婴儿出生率是不断上涨的,但是成年男子的增加,需要一个时间积累。再加上朝廷在不断的开拓江南道、岭南道、辽东道和青海道,这些地方都是朝廷鼓励移民的地方,而我们河东道北部,也算是朝廷鼓励移民的地方。

如今朔州的赋税收入不断增加,我们是不是可以向朝廷提议,为移民到朔州的百姓提供更多的支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在农具、第一年的口粮和房屋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石明出自观狮山书院,思路显然比一般的官员要更加开阔。

“这些都可以试一试,与此同时,我觉得朔州可以模仿辽东道,成立一个朔州生产建设兵团,进一步的开拓草原上的土地,用廉价的土地来吸引关中的百姓,我们衙门只需要负责组织修建水利灌溉设施,为百姓做好后勤工作。”

褚遂良知道朔州刺史这个位置对自己意义很不一样。

今后能不能步步高升,就看自己在这里能否做出成绩。

而在边疆城市,开疆拓土的功劳如果能够跟传统的人口增加、赋税增加结合在一起,意义会更加不凡。

“府君说的在理,不过要不断的利用草原上的土地来种植棉花,就有必要不断的提高棉布的销量,扩大棉花的用途,要不然大家种了棉花却是无法获得更多的收益,我们的意图就很难实现了。”

“嗯,我回头写封信跟玄策和王富贵聊一聊这个话题,看看他们有什么好建议。”

……

“郎君,刚刚已经试过了,所有的水车跟设备都能正常运作,完全达到了我们设计的速度。这一下,我们王氏棉布必将成为大唐最大的棉布作坊,为百姓们提供最优惠的棉布。”

朔州城外,王氏棉布作坊之中,王盛心情激动的跟王杰汇报着作坊的试生产情况。

作为算学大师王孝通的儿子,王盛当初石想着通过明算科来进入官场,结果被观狮山书院算学院的考生给打击的差点怀疑人生。

自此之后,王盛一蹶不振。

花费了好几年时间之后,他毅然转身投入到商业之中。

这一个变化,反而让他的人生变得精彩了起来。

有着深厚算学知识的他,放下了读书人的身段之后,投身商场,段段几年时间,就成为太原王氏主要的商业负责人。

这一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唐孽子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