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九十一章 重建计划(1)(2/4)

第九十一章 重建计划(1)(2/4)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李庭芝,陈宜中都去视察过江南老百姓的境况,确如文天祥所言,很是震憾人心,当然不是好的震撼力,而是很不好的震憾力。

江南一直是历朝历代最受重视的地方之一,要是不把江南重建起来的话,这个大钱袋子、这个大粮仓就没了,对于朝庭、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都是犯罪。李隽自然是深知其中的重要性,决定抓紧时间恢复江南盛况。

文天祥的话让李隽他们想到视察时的情景,悲上心头,一片默然。

李隽是个敦厚长者,对老百姓的处境感同身受,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抹了抹眼泪,坚决地道:“所以,朝庭无论如何也要尽快重建江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再困难百倍,朝庭也不能抛下老百姓不管。”

他的话掷地有声,让文天祥他们耸然动容,一齐道:“皇上仁德!”

“皇上,臣以为可以借给老百姓银子,要他们自己修房子,等房子修好了,再把银子免除了。这样一来,要不了多少时间,江南又会广厦千万间,老百姓就会复业,又会重现江南富饶盛况。”李庭芝想了想,开始建议。

李庭芝初到扬州之时,扬州兵祸不断,房屋毁坏,不少老百姓开始逃难,他就是用的这套办法,把钱借给老百姓,要老百姓造房子,等老百姓把房子造好了再免除借给的钱,没多少时间扬州就恢复了昔日的繁华。现在,他重提这一措施,可以说是经验之谈。

陈宜中接着发表看法,道:“皇上,臣也以为祥甫所言极是有理。臣在广州时,为了安置逃难的老百姓也曾采用过类似的做法,借银子给老百姓,要他们修房造屋,等修好了再免除一半。接着又免除一半,几次下来,现在已经全免了。”

李庭芝,文天祥和陈宜中都是股肱之臣,他们的办法都是试验过的,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已经“试点”过的,断无不行之理,李隽却并不赞同,道:“你们的办法是好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是切实可行的。不过,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有一个问题,就是老百姓会把借给的钱用来买粮吃,或是用作其他的开支,不一定会用来造屋。”

李隽的话还没有说完,李庭芝和陈宜中就齐道:“皇上圣明!”

不论是哪一朝的老百姓都很穷,南宋的老百姓更甚,这都是朝庭无能贪官横行,游兵散勇敲诈勒索之故,需要银子的地方多的是,一旦银子到手就会挪用到其他用途上,这是必然之事,李隽这个历史学家对此是深有研究,不会不知道其中的水有多深。

“朝庭现在也急需银子,要朝庭拿出大批的银子给老百姓造房子太困难了。”李隽很是苦恼,道:“这困难太大,朝庭目前是无法承担,必须要借用民间力量。朝庭没有银子,但是朝庭也有几张牌可以打,只要我们打好了这几张牌,一样可以达到帮助老百姓恢复生产的目的。”

能够不花银子就达到重建江南的目的自然是好,这种好事谁不想?李庭芝,陈宜中和文天祥眼睛瞪得老大,看着李隽,瞧他们那副急切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心里有多么盼望李隽马上给出答案。

不能怪李庭芝他们心急,实在是李隽这人的主意太多,让他们想不到,李隽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用说肯定是智珠在握了,想要他们不急都不行。

李隽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道:“朝庭现在掌握了水泥的配方和生产,我是想把这两样都卖出去,卖给民间的富豪,再由他们来掌管技术和生产。”

“皇上所言好是好,可是水泥对于朝庭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是一旦落入民间,给鞑子获取了的话,后果相当严重,臣还请皇上三思。”文天祥马上发表意见,表示反对。

他的担心并非多余,临安内城的碉堡就是明证,完全可以抵住回回炮的攻击不说,李隽为了检验火炮的性能曾经用火炮轰炸过碉堡。说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