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九十四章 经济对策(1)(2/4)

第九十四章 经济对策(1)(2/4)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让耕者有其田,这样一来就可以防止地主转嫁负担。”

自从督办百官以来,文天祥的班子努力工作,着实查办了不少大贪官,为朝庭追回了不少银子。李隽曾笑言他的工作成果说“履善这是在挖金矿”。李隽虽是笑言,也说明了文天祥这段时间的工作成就,同时也说明了南宋政府**是多么的严重。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行政效率最为低下的王朝,冗官冗员多不胜数,人浮于事,往往出现官员多得要命,却没有人来管事的现象,老百姓有事也不知道找谁去解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上班,拿钱,不办事。

可以想象得到,在这样的政府中会有多少贪官,会有多少蛀虫,真的是多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要不是李隽采取的是“抓大鱼,放小虾”的策略,文天祥这一查不是所有的地方,也有不少地方政府陷于停顿状态。

贪污程度触目惊心,追回来的不仅仅是这几年贪污的银子,还有陈年老帐,最多的一个地方居然追查到二十年前去了。有了这些银子给急需银子的李隽解了燃眉之急,要不然的话就算他把十船钻石全部出售,把所有的科技全部出卖,也不可能筹措到现在需要的银子。

陈宜中想了一下,发表看法道:“皇上,履善所言,极是有理。臣在广州安置难民时,就曾采取过类似的办法,把土地分给老百姓,朝庭直接向老百姓征税,不用向那些地主老财收银子,他们就没法转嫁负担了。”

在古代,历朝历代曾经采取过措施防止土地的兼并,防止负担的转嫁,其结果是没有什么作用。地主老财因掌握着土地,可以任意转嫁负担给佃农,使得种田的没有饭吃,有饭吃的却是不种田的。

老百姓多么渴望拥有一份土地,要是李隽采取这一措施的话,可以想象得到,肯定是很得民心的大好事。

“履善所言也有道理,不过,我认为我们目前还是不要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好。”李隽笑着否决了文天祥的建议,接着阐释原因道:“耕者有其田固然是好事,但也有不利的地方。在某种情况下是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不好的事情,反而会制约我们的农业发展。”

实行耕者有其田,让老百姓拥有自己的一份田地可以耕种,要不了多少时间,南宋就可以富足起来,这是文天祥他们的共识,没想到明智的李隽居然否决了,很是奇怪,文天祥脱口问道:“皇上,这是为什么?”

李隽解释道:“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也理解老百姓的心情。但是,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三年就能完成的,而是要花好长时间才能完成。这且不说,再说,土地兼并也未必就是坏事,就看要如何去处理和利用了。现在,我们要是真的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话,将来有一天,我们又会亲手推翻现在的措施,准许至少也是默许土地的兼并。”

李隽的话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李庭芝迟疑着问道:“皇上,在哪种情况有利,在哪种情况下不利?”

李庭芝他们有这种反应,也在意料之中,李隽很是理解,接着解释道:“祥甫问得好。在纯粹的农业社会,耕者有其田是对的,不仅要实行耕者有其田,还要对老百姓的土地进行保护,明令禁止兼并。

“要是不处在单纯的农业社会,那么不仅不用实行耕者有其田,还要采取措施促进土地的兼并。因为耕者有其田会陷入小农经济的怪圈,会限制农业的生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比如要兴修一条水渠,要是没有朝庭的投入,要靠老百姓自己筹措资金去修,肯定是修不好的。要是一大片土地掌握在一个人手里,他就有银子去修水渠,农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灌溉。”

对于这个问题,确如李隽所言,耕者有其田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小农经济,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还不如促进土地的兼并,催生一批大农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