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战伏牛山(3/4)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战伏牛山(3/4)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给他们制订了纪律,要他们遵守,这些纪律主要是不要下山,下山者必然重处。原因非常简单,山上的条件非常艰苦,难免有人捱不住了,想冒险下山,说不定给蒙古人抓住了,山上的情形就会给蒙古人知晓,那样的话对李隽极为不利。

为了防止有人逃跑下山,李隽派人守住各处要道,带头的都是侍卫,他们不仅军事素质过硬,还绝对忠诚,非常可靠。不是李隽不相信老百姓,这是实务,不得不防。

狩猎队的收获也不小,每天都能打到大量的飞禽走兽,不下四五千斤之多。之所以有如此成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丁大同的经验丰富,他带领的狩猎队都是由有狩猎经验的人组成,轻车熟路,打猎自然是容易。

另一个原因就是伏牛山的野兽本来就不少,伏牛山海拔高,一年到头也没有几个人来到,这里的野兽根本就没有和猎人较量过,真的是说得上一个蠢字,遇到经验丰富的丁大同他们还有不倒霉的道理。

收获虽然大,但是用度更大,四五千斤根本就不够万多人塞牙缝,李隽衡量之后下令,除了老人孩子病人和接受训练的青壮年,以及要干重活的人以外,全部定量供应。

为了最好地执行这一措施,李隽以身作则,自己的粮食供应只有定量的一半。有了李隽的榜样,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接受定量这一事实。

许久以后,李隽回忆起这段艰苦的时光,评论道:“正是乡亲们的支持,定量这一措施才得以实施,我们挺过了这段艰苦的时光,为队伍的壮大作出了贡献。”

蒙古军队的反应也够快,李隽他们进山不到十天,一支为数三千人的蒙古军队就赶到了伏牛山下,准备对伏牛山发起进攻,一举消灭山上的老百姓。

要不是李隽巧妙运筹,制造假象,把他们迷惑,牵着鼻子向南追的话,他们早就到了,李隽根本就不可能进山。

伦多巴是这支蒙古军队的指挥官,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云缠雾绕的伏牛山,很是不屑地道:“他妈的,南蛮还变兔子了,居然跑到山上去躲起来了。别的不说,老子只要围住山不攻,他们不是给冻死也会给饿死。”

他说得一点没错,现在的情况真的是让李隽伤透了脑筋,许久以后李隽回忆这段时光说:“我还从来没有如此伤脑筋过,就是临安保卫战,就是最需要银子的时候我也没有如此焦虑过。我最担心的就是蒙古人采取围困之策,因为冰天雪地的,我们除了打猎,很少能有食物。”

要是伦多巴真的照他自己说的去做,采取围困之策的话,李隽的麻烦会很大,不过李隽也不会没有办法,他已经想到一个应对之策,那就是要是蒙古人真的围山,无法过下去的话,他就带领老百姓从伏牛山往西去,因为伏牛山西边和秦岭相近,靠近汉中之地。

解晋正在扫荡汉中,李隽往西肯定会得到他的支援,问题就好办多了。

伦多巴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他并没有围山的打算,大嘴里喷出一口热气,冷笑道:“老子可没有时间跟他们去磨,传我号令,准备上山。”

要是打都不打就围山的话,姑且不论他的上司会不会找他的麻烦,会不会骂他个狗血淋头,亦或是撤他职权,就是他的自尊心都受不了。原因非常之简单,蒙古军队就还没有遇到过中原老百姓如此大规模反抗蒙古统治的事情。对于伦多巴来说,这些老百姓和兔子差不多,见了他们的影子就会给吓软在地上,要他们不进攻都不行。

命令一下去,蒙古军队就开始向山上进攻。

伏牛山地势险要,道路窄小,根本就不适合骑兵进攻,进山没多久,骑兵就无法行动了。伦多巴下令,要蒙古骑兵下马,准备弃马步战了。以他想来,蒙古军队武装到牙齿,作战经验丰富,欺负老百姓的经验最是丰富,就算没有马也能打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