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临安新貌(2/4)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临安新貌(2/4)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就放心了。你要相机行事,尽可能争取好的条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忽必烈有点语焉不详。

脱木欢明白忽必烈的意思,那就是要尽可能争取到时间,好让蒙古人重整军备,从容部署,也就是说有了时间,蒙古人就能更好地准备中原大战,他们击退南宋进攻的把握就越大。要达成这一目的,只能是“和谈”二字了。

忽必烈这个雄材大略的人,志在一统华夏,是一个大有为之君,要他和谈断无可能,但眼下的形势对蒙古人极为不利,不仅南宋已经构建好了对付他们的战略包围圈,更重要的是,蒙古大军一败再败,士气已经大为低落,军心已不复先前。

恢复军心士气不仅仅需要忽必烈的努力,还需要时间,时间越长,战败的影响就会减弱。再者,大量军队的损失,也需要重整军备,这都需要时间,忽必烈虽然从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是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不得不启用和谈这种办法。

虽然和谈只不过是一种手段,无法改变他灭亡南宋的决心,但是要他说出“和谈”二字非常之难,他才含糊其词,幸好脱木欢是个非常机灵的人,一点就透。

历来,都是别国派使臣前来与蒙古和谈,从来没有蒙古主动派使臣前去和谈的先例,特别是南宋,更是不知道派了多少使臣去蒙古和谈,纳表进贡,现在的情形颠倒过来了,蒙古居然派人去南宋这个给他们压榨了不知多少回的弱国和谈,真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正如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话所说的“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只有攻不破堡垒的人”,究其原因是因为人无用,或是无能,或是破胆,根本就没有去攻打堡垒。南宋在李隽的治理下,由弱转强,以往的蒙宋格局已经颠倒过来了。

脱木欢这一去,也就是说他将是蒙古历史上第一个主动给派出的和谈使者,对他的名誉很是不利,但他还是表现出了一个忠臣的本份,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

“谈,也不能就这么谈。”忽必烈虎目中精光四射,道:“朕给你派点人手,你带去临安,要让他们知道知道点厉害。”一双虎目望着南方,脸上的神色坚毅不可动摇。

雪纷纷扬扬地下,千点万点雪花飘扬在空中,漫空白雪,好象无数的素花在空中游移,说不出的美丽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西北风刮过,冷嗖嗖的,吹在身上好象钢刀在割裂肌肤,让人很是难受。

在这种大雪飘飞,寒风肆虐的日子里,人们应该是足不出户,在家里煨火取暖,抵御寒气。然而,事实并非这样,临安城里是人山人海,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远远望去,只见人头攒头,人潮如海,不知有多少。

老百姓一个个满脸的喜气,正在忙着采办年货,准备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现在离大年三十还有两天时间,正是采办年货的高峰时间。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一家团圆的大日子,值此时节,要老百姓不来采办年货都不行。

今年的春节与以往大不相同,因为南宋打了胜仗,大量的国土给光复,原来如狼似虎的蒙古人也有倒霉的时候,这事一想起来就让人长志气,让人倍感自豪,要是不好好庆祝一番,不要说别人会觉得怎么想,就是自己都觉得不舒服。

“店家,你们的生意怎么样?”一个穿着青衣,戴一顶小帽的中年男子问一个正在忙碌的男子,这店卖的东西很是特别,既不是皮货,也不是食物,而是一些与战争有关的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战争纪念品”,当然是纪念南宋大胜的纪念品。

“小三子,给这个客人一份气煞伯颜”,店老板冲一个小个头的伙计吼一嗓子,转身对青衣小帽的中年人道:“不瞒客官说,小店的生意是这条街最好的。小店的货色齐全,有气煞伯颜,敌营送对联,炮轰鞑子,十面埋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