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光复汴京(下)(2)(3/4)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光复汴京(下)(2)(3/4)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是衣同衣,食同食,车同车,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尉僚子的待遇和秦始皇等同,秦始皇穿什么他穿什么,秦始皇吃什么他吃什么,秦始皇坐什么车他就坐什么车。纵观秦始皇一生,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者,只此一人而已。余者如李斯赵高之流都没有这种待遇,即使老将王翦、名将蒙恬也没有。

尉僚子很好地扮演了秦始皇发动的统一战争的“总参谋长”这一角色,一手策划了秦始皇统一战争的所有重大军事行动。

他之才不仅可以上马打天下,还可以下马治国,他学的是法家之道,宗于商鞅之学。只是,秦始皇完成统一战争后,他飘然身退,不知所踪。他之所以激流勇退是因为他认为秦始皇猿音而豺声,轻易信人而轻于弃人,国家统一了,老百姓要倒霉了。历史证明他的预见是正确的,秦始皇后来的所作所为,皆在他的预言之中。

人们称赞帝师张良功成之后飘然身退,随赤松游,成为千古佳话,其实那是假的,是弄来骗人的,据史书记载根本就没有这回事。真正的高人就是这个尉僚,其才只在张良之上,决不在其下。

开封出生的历史名人还有信陵君,大名鼎鼎的蔡邕,以及他的女儿蔡文姬。其余者如石守信、郑众、阮籍、支道林之辈多不胜数。后世的史可法也是开封人。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李隽为眼前汴京的繁华所震惊,脱口吟道。汴京自从一百年前沦陷,先后几易其主,经历过几番战火,保存得还算是比较好,依然是店铺林立,比李隽想象中还要好。

不用说,靖康耻之后,由于大量人口南逃,汴京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金国善长征战,不善于治理,纵是如此,具有很高创造性的中华民族仍然创造出了奇迹,数十年后,汴京又繁华起来。正是瞧中了汴京繁华如故,金国在野狐岭一战失败后,又多次遭到蒙古人的打击,在蒙古人巨大的军事威胁面前最终迁都汴京。

蒙古人的破坏性在历史上大名鼎鼎,好在攻下汴京已经不是最善长破坏的成吉思汗了,而是受到长春真人的道心和耶律楚材等人影响的窝阔台,其破坏性比起成吉思汗时代已经有所减轻,汴京才得以保存下来。到了忽必烈时代,他为了统一中国,采取了很多新的举措,为战火破坏的汴京才得以重建,离散的百姓得以得聚集,造就了繁华如昔的景象。

一吟完,李隽感叹道:“只可惜如此大好河山,竟沦于异族之手,实是华夏之大不幸!”

“赖天之幸,降皇上如此伟才,汴京又重回大宋朝!”一个充满激动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李隽扭头一望,正是廖胜功,他骑在马上,正在喘气,很是激动,眼里满含泪水。廖胜功正在指挥战斗,急急赶来,必然是有重要军情汇报,李隽讪然一笑,道:“我一进城,为汴京的繁华所吸引,竟然忘了正事,真是惭愧。”

“不,皇上。”一向不会反对李隽的廖胜功居然否认了李隽的话,道:“那是皇上该得的。自从汴京沦陷,一百多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志在光复,都没有成功,当此功成之际,是该高兴才对。皇上为汴京吸引,说明皇上是真心钟爱汴京,此诚华夏之幸。”

要是在平时,李隽肯定会说好你个廖胜功,乱拍马屁,现在的廖胜功激动得胸口起伏不定,他的话不是用嘴在说,是用心在说,李隽只好却之不恭了,道:“是啊,钟爱汴京的人何止朕之一个。千千万万的华夏百姓都钟爱我们的汴京,都钟爱我们的大好河山!正是他们的努力,铸就了华夏铁桶江山!廖将军,你有什么事?”

廖胜功这才记起他来是有重大军情向李隽汇报,忙收摄心神,道:“皇上,城里的战斗基本结束了,余下的战斗用不了多久就会全面结束。只是,只是,还有没有忽必烈这鞑子的踪影。”

有道是狡兔三窟,象忽必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