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二百三十章 渡河准备(2/4)

第二百三十章 渡河准备(2/4)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要是不树立规则、不树立威权,难保不出现汉武帝当年面临的难堪局面。正是基于此点考虑,李隽才决定对日本大举用兵,让周边国家知道正常的合法贸易而不是劫掠才是他们致富的正确途径。

当然,从战略角度来说,此时出兵日本是有点不合时宜,但是历史是在并没有让你准备好了再来发展,而是在边准备边发展中前进。要是现在不出兵,等到北伐全面结束再出兵,不知道涂毒会有多烈,受害的商人不知道有多少。

“皇上能必多虑,出兵东瀛对于此时的朝廷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正如廖将军所说朝廷已经具备了两线作战的实力。”清风子分析道:“贫道以为,朝廷的当务之急有两件。

“一是朝廷大军应该趁鞑子没有恢复过来之前渡过黄河,追亡逐北,趁鞑子虚弱之机一举收复燕云之地。”

渡过黄河北上之事已是共识,没有人会有异言,众人点头赞同道:“道长所言极是。”

清风子接着道:“这第二件事就是朝廷应该马上投入到对中原的治理中去。中原,经过将士们的浴血奋战,终于回到朝廷的手中了,这都是皇上圣明才有今日之盛。”

李隽笑着道:“道长,你也学得很世俗了,你这个出家人,要你分析当今急务,你却拍起我的马屁了。拍马屁可不是急务哦。”说到后来,已经在开玩笑了。

清风子摸摸白胡子,笑道:“皇上,贫道不是拍马屁,而是有感而发。光复中原之事,并非没有人想过、做过,就是没有成功过!”

他的话马上就得到众人赞同,道:“是啊,皇上。”

“打住,打住。”李隽挥手道:“道长,还是说急务吧。”

清风子接着道:“得其地可以耕,得其民可以战,才是越战越强之道。朝廷光复中原固然是喜事,不过贫道以为这才是千里之行迈出第一步,要把中原治理好,让中原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中原成为朝廷重要的一部分才是最终的目的。”

李隽抚掌称妙道:“道长之言,深谋远虑之言,朕之得道长,犹如文王之得太公。光复国土仅仅是第一步,治理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正的帝王之业。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民富兵强。”

清风子那句“得其地可以耕,得其民可以战,才是越战越强之道”堪称千古至理。在这点上做得很成功的可能要推战国时的秦国。一开始,秦国很弱小,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才越来越强大,最后统一了中国。

人们认为商鞅变法仅仅是推行了新法,那就大谬特谬了,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也仅仅是说商鞅变法秦国就强大了,实在是让人无语。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法制,这点没错。更重要的是,商鞅还给秦国制订了一个完整的战略,这才是秦国真正变强的原因。

商鞅的战略很简单,就是向东防御,向西发展,兼并西方那边为数众多的小国,得其地可以耕,得其民可以战,秦国的实力在短时间急剧增强,很快就具备了与山东六国争夺霸权的实力。

现代社会一个有名的举措“以战养战”与秦国的做法比起来,只能是下下之策。

“得其地可以耕,得其民可以战,才是越战越强之道。”李隽感叹道:“不仅仅中原,所有的国土光复之后都要治理好,使其成为朝廷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摆设。道长的两点看法,朕完全同意。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处理这两点。”

也许是气氛热烈,一向最后发言的杜大用忍不住了,发表看法道:“皇上,臣以为道长说的渡河为急务再正确也不过了。不过,臣以为就目前态势来看,鞑子损兵折将之后,实力大损,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无法与朝庭抗衡。”

这是显而易的事情,众人点头赞同。

“因而,臣以为渡河北伐之战,朝廷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