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二百三十六章 第二战场(3/4)

第二百三十六章 第二战场(3/4)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让人有梦幻般的感

站在廖胜功旁边的赵良淳也是诗兴大发,脱口吟道:“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 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是图王。”

他吟的是唐太宗的《春日观海》诗,唐太宗当年东征高丽,来到此处,诗兴大发写下此诗。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治武功鼎盛的帝王,以善于纳谏著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盛世”。但是,他有两个短处,一是字写得不怎么样,却喜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最终弄到手,给他带入坟墓里,不知所踪,毁掉了中国历史上书法的最高成就,多为后人讥讽。

二是他的诗作没有什么气势,颇有矫情之嫌,反倒不如武则天的诗作,清气之中带有巾帼须眉之气。这首《春日观海》单从文学上讲,并没什么出奇之处,赵良淳之所以吟颂他的诗,那是因为胸中感慨万千。

碣石最早属于孤竹国,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这两位商朝遗民就是孤竹君的儿子,因其高尚的洁操为后人称颂,《史记》给了他们很高的地位。

后来,孤竹国为齐桓公所灭,并入燕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驾临至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驾临此地的皇帝,在他之后的汉武帝、魏武帝、唐太宗这些大有为之君先后到过这里,不是刻石勒功就是吟诗作赋,唯独宋代没有一个皇帝驾临过这里。

这片早就属于中国的领土上却没有宋朝皇帝的足迹,那是因为这里在当时属于境外之地,自从唐朝灭亡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崛起,占据了北方,宋朝连燕云之地都没有收回,更别谈碣石了。

从宋人的观点来说,唐太宗是前朝之君,他的诗作离本朝不远,他能够驾临这里作诗,而本朝之君无一人来到这里。即使宋朝之君如后人指责秦始皇出巡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功业也好,至少还有功可显,又何尝不是一场盛事呢?

宋代积弱,大量的国土没有收回,何来之功可显?当此之情,赵良淳哪能不感慨,不由自主地吟出了唐太代的诗。

吟完,赵良淳长叹一声,什么话也没有说。廖胜功明白他的心思,安慰道:“赵将军不必感怀,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开创新的篇章吗?以皇上的雄材大略,朝廷现有的实力,将有大量的国土给光复,实是一大盛事。”

“谢谢廖将军。”赵良淳仍是感慨道:“朝廷本是即将破灭,没想到竟是发生了如许变化,不仅光复了中原,现在又开始光复燕云了。这一切,想起来真的好象在做梦。”

廖胜功点头,道:“赵将军所言肺腑之言,廖某也是这么想。这里南临大海,北依燕山,东邻辽东,西接大都,是很重要的战略要地,应该善加经营,既可以用作出兵辽东的基地,也可以用作货通南北的港口。等见到皇上,廖某当向皇上进言,发民夫,填海造路,把碣石岛和陆地连在一起,那样的话,这里将会异常活跃。”

“廖将军远见卓识,赵某佩服。”赵良淳很是赞同他的看法,道:“出兵辽东之时,要是仅从大都运送粮秣辎重,对燕云之地的压力也太大了,还应该从江南、中原、川中之地运输,这就需要一个好的港口。我说,廖将军,我们打下来之后,就马上施行吧。”

廖胜功很是赞赏道:“我们先开工建设,再向皇上禀报,赵将军这主意不错。我想,皇上肯定会同意。”

“廖将军,我们登陆吧。”赵良淳问道:“廖将军,这一仗怎么打?岸上没有一点动静,不用说是因为我们来得突然,鞑子想不到,根本就没有做准备,我们就不用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之宋武大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