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大宋金手指 > 第五十七章 绸缪岂为富贵计(2/4)

第五十七章 绸缪岂为富贵计(2/4)

上一页大宋金手指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他们部族人少,青壮男子全部过来,也不到百人,加之言语不通,只能做些粗使活儿。”方有财又道:“大郎,小人想让他们将周围部族也请来,不知是否妥当。”

“先不急,过两个月再说。”赵与莒抿着嘴,再过两个月,他在中原布的局应当开始了。

当初方有财挑选的驻地,与后世淡水镇相差无几,这是淡水河入海口北岸的一处高地,离着码头有里许。这两个月来,他们除了建成可容纳几百人居住的木屋之外,还修了一条通往码头的简易道路,用细砂碎石铺垫了一下,虽然还是坎坷不平,但已经可以过板车了。道路直通到寨子门口,寨子占地也就是六十余亩,被木头栅栏护着,最中间是那座大木棚,里面堆满了这些日子伐下的木材与粮食、工具。围着这木棚,一排排的高脚屋整齐分布,这些木匠们用刨子、凿子与锯子搭起来的屋子,大多还只是框架,上面没有盖顶,四周没有钉墙,但只要人手充足,数日功夫就可以把它们彻底完工。赵与莒算了一下,共有六排高脚屋,六十余间,挤一挤暂时可以容纳五六百人。高脚屋的地基,是深深埋入地下的圆木,看上去还算牢固,这让赵与莒放下心来,如果真运上两船人来,这里还可以收纳。各排高脚屋之间,都挖有方便泄水的沟渠,由木板桥连着,显得别有风味。

“做得极好,方管事,后续之事还要麻烦你了。”赵与莒在心中盘算,努力回忆后世城市规划时的那些情形,然后问道:“可曾发觉哪里土质适合烧砖么?”

“寻过了,那边山后便行。”方有财笑道:“小人正寻思着将路修过去。”

“嗯,过些时日,庄子会遣几个窑匠来教烧砖,这些高脚屋供一时应急尚可,长久居住……”说到这里,赵与莒摇了摇头,想到每年都会肆虐的台风。如今并没有天气预报之类的东西,台风根本无法预警,好在现在是下半年,台风相对较少。

“人手却是不足,大郎,若是再要分人出去烧砖,怕是有些难。”方有财抱怨道:“这地方又总是下雨,难得见着两天日头。”

“人手你放心,总会有的。”赵与莒淡淡地道。

“若是有人手,这里要多少田地便有多少田地!”方有财满脸渴望地道:“子孙后代,富贵无穷!”

赵与莒微微一笑,方有财看到的只有子孙富贵这一点,他苦心布局,岂是为了子孙富贵而来的!

在此同时,大金莒州(今山东莒南)磨旗山下,杨妙真极目南望,脸上犹豫不决。

在她身后,站着的是李全。

李全年纪不到三十,身材高大锐头蜂目仪表不凡,他自幼喜武,善使铁枪,因此有个绰号“李铁枪”。大金至宁元年,胡人掳掠山东东路,他母亲长兄尽数为乱军所害,为了报仇,他便聚众近千杀官造反。这三年来,他转战南北,部众越聚越多,名声也越来越大,又年少英气,实在是山东义军中了不得的人物。

他看着杨妙真的目光,有几分炽热,又有几分敬佩。他对杨妙真,是既爱且敬,不仅因为杨妙真武艺高强巾帼不让须眉,也因她长得明艳动人。

“四娘子,若是你我兵合一处,便能重振天顺王之威名,替你兄长复仇,比之躲到江南大宋去,岂不更为爽快?”见着杨妙真仍在犹豫,他在身后恳切地道:“况且江南偏远,那位郁樟山庄的主人又是不知根底的外人,如何值得为他舍了这大好情形?”

杨妙真回头看了他一眼,目光闪烁不定,似乎更加动摇。因为得了赵与莒吩咐,杨妙真回来并没有说他还是一个少年,她敬佩李全,这才将郁樟山庄之事透露与他,可是李全竭力反对南归,这几日反复劝说她。

“先退了这伙金兵再说。”见李全还待劝说,杨妙真摆手制止了他。

在他们眼前,是金将张惠派来的先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宋金手指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