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大宋金手指 > 第二五八章 欲为圣王做前驱(2/4)

第二五八章 欲为圣王做前驱(2/4)

上一页大宋金手指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这一千五百万贯中能解决,便全部为之解决,以鼓励百姓送其子入学,若不能完全解决,至少也得解决其中二项,其一是每日上午须如徐州之例,每个学童有一个鸡蛋或鸭蛋;其二是每个学堂须得有一套夏衫一套冬袄。”

这话说出来,百官又都是一愣。此时科举出仕极难,绝大多数读书人一生都是功名无望。但天子如此优待初等学堂教师,倒让这个教师职位变得非常诱人了。

不过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二万名教师的话,每个人都以正九品职领薪俸,仅此一项,每年开支就不会少百万贯。而学生的住宿、衣食,也将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更重要的是,学校建设和维护投入更是一个无底洞,非常这样算起来,一千五百万贯或许还不够用。

无怪乎天子一开口就是这么惊人的数字,原来他早有准备了。

“此事诸卿是否还有疑问?”赵与莒又问道。

因为赵与莒的强势,所以大宋朝堂现在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局面,以往都是大臣提议,天子署名颁旨,现在则不然,现在则是天子提议,朝臣一些商议,然后再由天子署名颁旨。换言之,以往朝臣手中的决策之权,已经被天子不知不觉中收了过去,而朝臣留下的,只有执行权与建议权。

虽然大体上当今天子还算尊重朝臣的权力,不曾利用手中越发集中的皇权做出什么让大臣们集体反对的事情来,但象崔与之这样有远见的大臣心中还是有些担忧。当今天子开了这般一个先例,后代天子贤明仁德不如今上者,会不会也借着这集中的皇权为非作歹?

不过这是远忧,只能先放下来,待以后再解决了。

很快,这份名为《钦定教化律令》的诏书便通过报纸和各级政府公文的形式诏布天下,对于在波澜壮阔的革新之中的大宋而言,这只是天子众多革新中的一项,它的影响力,在三五年内还看不到,要等到十年乃至百年之后,才会让人意识到,这份诏书在赵与莒颁布的所有诏书中的重要性至少可以排进前五。

载有这份诏书全文的报纸,在一个半月之后,也呈放在拖雷的案前。

拖雷好学,现在能识得一些汉字,但用来看大宋诏书还是弱了些。故此,是李锐为他读的——就象赵与莒设博雅楼学士一般,拖雷也设黄龙阁学士,第一位便是这个李锐。李锐目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拖雷的信任,虽然还没有兵权或实际上的行政权力,但已能跟在拖雷身边,就大宋和流求情形备他顾问了。

“这个诏书,与卿向朕的建议不谋而合啊。”拖雷听李锐念完之后笑道。

“大宋天子所见之远,非臣所能及,陛下,这是千秋万代的功绩,比起征服一国一地,要强得多。”李锐毫不吝啬自己对赵与莒的赞美,即使是在拖雷面前,他也不掩饰自己对赵与莒的敬佩。

他这种态度没有引起拖雷的反感,却让拖雷觉得欢喜:这个人直率有才,能公正地看待自己的敌人。

“卿又是在劝朕了……”拖雷甚是聪明,比起铁木真只知打仗,他精通汉人的政治权谋,故此听出了李锐言下之意。

上次李锐进言请求拖雷在所辖范围内推广汉化,拖雷虽然非常赞赏这个建议,但在实际推行中却因为蒙胡贵族的阻挠而有些迟疑。他担心的并不是自己帐下的贵族勇士,而是担心自己的几个兄长,虽然四兄弟达成了平分铁木真遗产的共识,并且宣称谁能替铁木真复仇谁便可以去大翰尔多继承汗位,可是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小手段从未间断。那些哥哥对他手中的四万精锐垂涎三尺,明里暗里没少派人来拉拢,若是强行推广汉化,肯定会被那些哥哥们所利用。

所以拖雷一直在等待机会,现在听得李锐催促之意,他有些烦躁地站了起来,背着手在宫殿中走了走:“李锐,朕担心的是朕的哥哥们,朕在此推行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宋金手指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