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案,朝廷虽为下定论,但此事在京中闹的沸沸扬扬,早已成定局。想要扭转局势,没那么简单。>
“哪怕朝廷强行把镇北王塑造成英雄,此事也会留下隐患,人们说起此事时,永远不会忘记最初对他们造成巨大震撼的镇北王屠城事件。这就是将来翻案的关键所在。”>
翻案.......许七安眉毛一扬,瞬间想起许多前世历史中的案例。>
很多无辜冤死的忠臣良将,最后都被翻案了,而曾经风光一时的奸臣,最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其中最出名的是秦桧。>
这位千古大奸臣和妻子的铜像,至今还在某个著名景区立着,被后人唾弃。>
唾弃到什么程度——秦桧妻子假乃亮。>
魏公让郑兴怀三思,是不是也抱着同样的想法呢........郑大人被愤怒和仇恨冲昏头脑,情绪难免极端,未必能领会魏公的意思,嗯,我明日去提醒他。>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既然形势比人强,那就隐忍呗。>
我家二郎果然有首辅之资,聪慧不输魏公........许七安欣慰的坐起身,搂住许二郎的肩膀。>
许二郎嫌弃的推搡他。>
............>
皇宫。>
摆设奢华的寝宫内,元景帝倚在软塌,研究道经,随口问道:“内阁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
老太监低声道:“首辅大人近来没有见客。”>
元景帝满意颔首:“魏渊呢?”>
“前日散朝后,郑布政使去了一趟打更人衙门,魏公见了,而后两人便再没交集。”老太监如实禀告。>
“魏渊和王首辅都死聪明,只不过啊,魏渊更不把朕放在眼里。”元景帝倒也没生气,翻了一页,凝神看了半晌,忽然脸色一冷:>
“郑兴怀呢?”>
“郑大人这几日各方奔走,试图游说百官,肯见他的人不多,诸公们都在观望呢。他后来便改了主意,跑国子监蛊惑学子去了。”老太监低声道。>
元景帝笑了笑,眼神没有半点笑意,带着阴冷。>
...........>
五月十二的早上,距离镇北王的尸体运回京城,已经过去八日。>
关于如此给镇北王定罪,朝廷的公告一直没有张贴出来。>
京城百姓倒是不急,身为天子脚下的居民,他们甚至见过一个案子拖了好几年的,也见过一个减免赋税的政令,从几年前就要开始流传,几年后还在流传,大概会一直流传下去。>
不急归不急,热度还是是有的,并没有因此降温。>
茶余饭后,京城百姓会习惯性的把镇北王抬出来一刷二刷三刷........>
这天清晨,京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三十骑策马冲入城门,穿过外城,在内城的城门口停下来。>
为首者有着一张不错的脸,但瞎了一只眼睛,正是楚州都指挥使阙永修。>
这位护国公穿着残破铠甲,头发凌乱,风尘仆仆的模样。>
与他随行的同伴,俱是如此。>
到了城门口,阙永修弃马入城,徒步行走,他从怀里取出一份血书捧在手心,高喊道:>
“本公乃楚州都指挥使,护国公阙永修,状告楚州布政使郑兴怀,勾结妖蛮,害死镇北王。害死楚州城三十八万百姓。>
“事后,郑兴怀蒙蔽使团,追杀本公,为了掩盖勾结妖蛮的事实,诬陷镇北王屠城,罪大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