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大唐杨国舅 > 第三二六章 好心办坏事(2/12)

第三二六章 好心办坏事(2/12)

上一页大唐杨国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虽说他在公衙,已有人将此传闻相告,可他怎么都不会相信皇帝会随便给大臣家的儿女赐婚,本身跟皇室无多大关系,又不是皇帝自己要纳妃,或是谈儿女亲家,这种事皇帝也要伸手,未免管得太宽了吧?

可当他回到府上,连管家都跟他诉说,还把咸宜公主前去面圣,以及之后李林甫、高力士等人的反应一说,张九龄才终于确定此事为真。

“父亲,您可算回来了,如今朝中都在传,说是陛下赐婚瑜儿,让她跟杨道长成就姻缘……父亲刚从朝里回来,可知具体情形?”

张拯作为事件当事方,涉及到嫁女儿,偏偏这件事不由他来做主,见到张九龄时神色非常紧张。

作为父亲,他打从心眼儿里不接受这桩婚事。

毕竟张家跟外戚杨家没有任何交集,张家如今贵为宰相之家,根本不必以联姻的方式笼络杨云这样的朝中新贵。

更为重要的是,张家人有一种身为朝廷清流中流砥柱的孤傲,不屑于跟外戚走得太近。

张九龄神色... 九龄神色冷漠,道:“我也是刚才听说,事情是否作准,另当别论。”

张拯急了:“那父亲应该立即入宫去面圣,好好跟陛下商量一下,若明日真有诏谕下来,事情不就无法挽回了么?听说李哥奴已入宫,请求陛下收回成命,怎么反倒是他对联姻之事如此在意……”

这边张拯急得呼吸急促,脸红脖子粗,张九龄看在眼里,心中暗自叹息,自己这儿子也太沉不住气了,还是太嫩了点啊。

“此事得从长计议,进去说话吧……”

张九龄并无前去面圣的意思,径直往书房去了,张拯只能跟在后面。

到了书房门口,只见张国器和张瑜站在那儿。

两个小辈见到祖父回来,脸上都带着疑问,希望张九龄能给出答案,可现在张家上下包括张九龄在内,对赐婚的细节都不知情。

进入书房,张国器和张瑜毕恭毕敬行礼。

张九龄摆摆手道:“今天情况特殊,多余的礼数就不必了,我也是听人说及陛下要赐婚,以为是一些人在朝中胡乱放风,纯属无稽之谈。”

张瑜没有发表任何看法,旁边张国器急了:“祖父,陛下怎能不问我张家意见,随便赐婚?这不是故意让我张家难堪?”

张拯道:“不如听听瑜儿的意思……瑜儿,你之前可知悉相关情况?以现在看来,是咸宜公主全力促成此事,你跟咸宜公主私交甚笃,她怎会如此胡作非为?”

之前张拯没仔细思索,现在突然想起,并不一定就是政敌在搞鬼,也有可能是咸宜公主跟张瑜之间私下有协议,比如说张瑜跟杨云见过几面后产生儿女私情,为了避免被张家人反对,干脆出动公主去劝说皇帝赐婚,让生米煮成熟饭。

张瑜当然听出父亲对自己的怀疑,态度坚决道:“女儿从来未跟公主谈论过婚嫁之事……不过公主对此事倒是挺热衷,曾私下提及过,但不知公主为何如此关心。”

张拯皱眉道:“头几年,你跟公主时有见面,堪称闺中密友……莫不是公主感觉到你心意,便想成全?”

这下张瑜更急了,这种事根本无法解释,一时间泫然欲泣。

张九龄一摆手:“不必怀疑瑜儿,她自小熟读诗书,不可能会坏家族声誉。”

要说对张瑜的了解,张拯一定不如张九龄。

张九龄非常重视这孙女,也一向认为这孙女巾帼不让须眉,是家族后辈中最富有智慧的一个,有做大事的风范。

张九龄不认为识大体的孙女会做出有辱家声之事。

张拯道:“咸宜公主突然出面,而姓杨的道士跟公主过从甚密,莫不是姓杨的有意以此等方法巴结我张氏一门?事情是否跟惠妃有莫大关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唐杨国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