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7章设想(2/3)

第7章设想(2/3)

上一页明末之新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小姑娘,走!跟哥哥去饭去。”他牵着刘颖有些胖的小手,往正厅走。

他的四位姨娘有些惊讶了,特别是二姨娘,有些激动。

管家许建强一直在一边侍伺,说道:“刘家的规矩,女眷不上桌呀!少爷!”庶女上什么桌吃饭?

刘布对坐着的老佛爷讨好的道:“老佛爷,这可是老刘家的姑娘,身上流的是老刘家的血呀!”

老太太荣升老佛爷,刘布可是立了大功,本来就宠他,现在更是天下第一乖孙,那有什么不行的?她笑道:“老刘家的姑娘,当然有资格吃饭?小囡囡,来奶奶这儿?”

小刘颖可是不明白什么,她有些不安的望着娘,不是该和娘一起吃饭吗?二房柳姨娘可是高兴坏了,她忙道:“颖颖乖,听奶奶哥哥的话,去桌上吃饭。”她小门小户出身,在刘府没有什么地位,一直为人低眉顺眼的。

娘亲发话了,小刘颖这才听话,跟着入席吃饭。

刘布上桌吃饭,才知道什么是大户人家,钟鸣鼎食,每一道菜都是用精美的碟子装着,做工考究,色香味俱全,每一道菜由一个侍女传上来,他们四个人吃饭,十几个人侍候,还不包括厨子们,这不叫吃饭,这叫用膳。

大明时期的临清,朝廷官员往来众多,官署森森、漕运兴盛、商贾云集、物产丰富。官宦、商人为了享乐和应酬,极为重视、讲究美食,从各自家乡带来身怀绝技、技艺高超的官(家)厨,为他们制作美味地道的佳肴名吃,使大江南北、关内关外的珍稀原料和美馔佳肴、名点名吃云集临清。同时,钞关、工部分司、临清州衙的官员们相互宴请,从而推动了临清饮食业的快速发展,名菜名点层出不穷。

正因为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临清钞关菜能够吸纳上至宫廷御宴、下至江浙、徽晋等地方菜的特色,结合本地风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备了原料考究、口味多样、南北适宜、精致大气、营养丰富的官府贵族气派,一菜一点都透着奢华、大气、文雅之风范,并讲究就餐环境和礼仪,充分体现了运河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向有食在临清之说。

刘家用膳,那自然是食不言,寑不语,刘布低头吃饭,细吞慢咽,满桌好吃的,他恨不得来一个狂风扫落叶,但人人都斯文有礼的细吞慢咽,他也只好这么干。

老佛爷吃完了,说道:“庆之也不小了,多交一些事他历练吧!”

刘远桥点头称是。

饭后父子又回书房喝茶,刘远桥道:“明天你还是得去李天伊的临清诗社集会,知州李若楠大人乃为父盟友,可互为声援,李公子请你,应该是缺银子了,捐上几千两,这也无妨。”

刘布道:“行!”他无意中看到挂在墙上地图,标出了浮山的位置,他口中的茶几乎喷出来了,你说即墨和浮山他一个现代人,知道个屁呀!还寻思是那个旮旯呢?这不是青岛吗?卧槽!这不是后世青岛市区吗?

在刘布原来的地方,青岛乃是天下无人不知,山东首屈一指的发达城市,而这牛逼哄哄的临清,真的很少人知道了。

刘家富贵,真不是吹牛的,怎么说呢?在临清己有这般声势,但这就是他们的全部了?不是,刘远桥的堂弟乃是即墨营指挥同知,他儿子不学无术,但他刘远桥轻易弄了一个浮山卫所千户,这也太厉害了。

鳌山卫、浮山千户卫所没有什么概念,但是你只需要知道,这里是后世的青岛所在就行了。

你在青岛有座房,牛逼个屁呀!青岛是我家的。

刘远桥不悦道:“为什么一惊一乍。”

刘布道:“我当浮山卫的千户,庆之不学无术,恐怕有负父亲所望。”

刘远桥道:“会有人扶佐于你,倒是明天的临清诗会你会有些难熬,李公子有求于你,他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明末之新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