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六九九章 少不入川(2/4)

第六九九章 少不入川(2/4)

上一页新顺1730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李姓商人也明白这些人的意思,许多此时手里没那么多现钱的,希望他来说话;而那些手里现钱多的,这时候也不想得罪人。

各怀心思之下,李姓商人倒是有了刷威望的机会,这一次只要处理得当,大家信服,日后很多事就好办了。

商量了大半夜,终于拿出来一个基本上各方都妥协之后满意的结果后,第二天便报到了刘钰那,表示银子很快就会运到夔州府。

刘钰只让他们在这里再等几日,等朝廷这边的消息。

…………

几天后,朝堂上,或一年、或两年三年回京的各省节度使都在,这是大顺腊月的大朝会。

刘钰和往常一样,闷声不说话,就像是睡着了一般。

他不说话,因为这事他说并不合适。

所以,自有人说。

回京的四川节度使担任了这个任务,自然是前几日拜访接触之后,把事情讲清楚了。

这里面又不是刘钰的事,刘钰代表的还是皇帝的意思,这是显而易见的,否则怎么可能闲着没事干把手伸到四川去?

幸好这不是两淮盐,没有牵扯太多,四川节度使自然明白该怎么办。

他上奏的破题点,倒是全靠自己的本事。

破题点就说,随着四川这些年休养生息,人口渐多,翻了几倍不止。如今应该发展工商,以让百姓有活可做。

而陕西商人入川之后,主动报效白银四十万两,请修缮出川之水路。

又言如今川盐销售之种种弊端,是以请在四川行“官运、商销”之法。以便川盐入黔,降低黔地盐价。

上利国库。

下利黎民。

皇帝只是需要一个人提起来,朝会上讨论了一下,倒是没人在这个地方放炮反对。四川属于边缘地带,如今朝中的焦点地区还是两淮,四川的事不是太引人注目,这时候也不好站队,免得得罪人。

而且与众人的关系都不是很大,两淮盐商的支持者,都是江南人。

两淮盐本事再大,也没有能力卖到贵州去。

况且,听起来,搞这种官运、商销的手段,也有利于两淮盐业。朝廷加强了川盐的控制,那么从四川走私到湘楚的盐就少了,这对两淮盐也是有好处的。

大朝会散去后,依着惯例,皇宫赐宴,加强一下地方和中央的联系。

大宴之后,皇帝又破格召见了几个人。

为首两人,都很年轻。

一个,要担任叙州府尹。

另一个,要担任叙马防御使。

这两个人都算是破格提拔,一个是在川西平叛中立下战功的,这不是刘钰举荐的,刘钰不举荐军队的人。

另一个要被皇帝钦点为叙州府尹的,则是刘钰举荐的,属于破格提拔。

年纪才三十,这么年轻就当要当府尹,在这等年头着实少见。

这等举荐,都是要担着干系的。将来出了事,举荐者也都要负责的。

如今大顺等官缺的人一大堆,举荐本来就是得罪人的事,很多人盯着呢。

一方面是因为大顺有自己的那些当初的老兄弟良家子。

另一方面,就是这年月的“高考”,也没有年纪限制。一年一年的考,一堆四五十的人,这时候就不得不给他们个机会,或是纳捐或是怎么样,最起码给他们个进体制内、有候补官员的机会。

人越来越多,考生越来越多,科举又没有年龄限制,也是怕憋久了憋出来一群一辈子没考上功名的,便作两首诗敢笑黄巢不丈夫。

是以这年月熬个官缺也真不容易。

皇帝当然有权直接点,但除非是很特殊的情况,否则不会动。有的人可能熬一辈子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新顺1730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