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57章 :裁撤辽东军(2/3)

第257章 :裁撤辽东军(2/3)

上一页重生明末当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紧,矿产林区等资源显然是更大的肥肉。

当赏赐颁布下去的时候。全军沸腾了。皇帝实在太大方了,有了这些土地,这意味着他们日后都能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很快圣旨不断发出宫门,各种赏赐纷纷确定了下去。

孙承宗封定辽伯袁可立封兴海伯,世袭三代,则另朝野轰动。文官封爵这在明代仅有两人,其中一个就是王阳明,封为新建伯。

而就在赏赐方案公布后不久,最高统帅部出台了《兵役法》《预备役动员法》两部法案。

《兵役法》规定,但凡大明子民,年满十七岁的男子皆有义务服兵役,服役期限五年,五年后可退伍转入预备役,可由朝廷帮助其转业。入伍期间,家人拥有土地三百亩亩以下皆可免除农业税。

《预备役动员法》则是用于动员预备役军人的法案,只要朝廷发出动员令,无不可抗拒因素皆需响应征召。

《兵役法》提出的义务兵制度,实际上就是朱由校要开始裁减职业兵的规模了,以及为裁撤九边做准备。

《兵役法》出台后,朱由校随即下令从各省征召二十万义务兵,接着下令裁撤辽东镇。

圣旨发往辽东镇的时候,辽东镇所有将领都是为之一惊。

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非鸟尽弹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过皇权之下,却无人胆敢违命。

“皇上的旨意诸位无需过度揣测,之以裁撤辽东镇,主要是辽东镇官兵不符合新军的标准。辽东镇裁撤之后,诸位都将调入皇家军校进修班学习新军兵事,毕业之后自可重新领军。”孙承宗对辽东镇诸位将领安抚道,随即说道:“若是不愿继续领兵,也可以申请退伍,根据《兵役法》,军官退伍之后,朝廷还会每年向诸位发放退伍保障金。”

“军门,那我们辽东真的那些兵呢?”赵率教对孙承宗问道。

“根据天子旨意,二十三岁以下不愿意退伍的,可以转为义务兵。愿意退伍的,朝廷各自发放十元退伍金。愿意领取赏赐土地自己耕种的,朝廷还会给予无息农业贷款。不愿耕种的则可将土地入股农业公司,朝廷帮忙安排就业。”孙承宗对这次裁撤辽东镇极为谨慎,将朱由校制定的政策解释得清清楚楚,以免辽东镇士卒发生哗变。

孙承宗也能理解皇帝这么急着要裁撤辽东镇十二万官兵的原因,此前明军士气低落,皇帝不得不组建大量职业兵来稳定明军战斗力。这种举措在如今已经成为了朝廷严重的财政包袱。

现在后金已经灭亡,仅存的两万骑兵也无力撼动朝廷控制下的辽东。这个时候有十三万中央军,外加三万东江军布置在辽东已经兵力严重过剩。

辽东镇尽管是孙承宗整顿起来的,但见识了中央军简单的军事模式,以及强大的开阔地形战斗力之后,孙承宗也能理解皇帝为什么裁撤辽东军。更重要的是,辽东军并不是皇帝的嫡系部队。

而中央军作为皇帝亲自组建的官军,接下来同样要面临淘汰大量职业兵的局面,何况是辽东镇。

军帐内的会议结束后,孙承宗又派了一群宣传人员,跟着这些将领各自回营,向辽东镇士卒宣传朝廷裁撤辽东镇的相关安置政策。

孙承宗担心的哗变并没有发生,辽东镇的士卒一个个都得到了八十亩耕地的赏赐,本身就是没有其他安置政策,他们也能够接受朝廷的遣散退伍政策。毕竟那可是八十亩地,小日子可以过得极为滋润。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想着就让官兵们向往。

至于大头兵的身份在他们看来并不值钱,和平时期的大头兵朝廷基本上是不发饷的,和退伍没什么差别,但留在军中却还可能遭到将领的盘剥欺压。

何况这次退伍,还有十块银元的退伍金。不愿意耕种土地的,朝廷还能安排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明末当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