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65章:这波不亏(2/3)

第265章:这波不亏(2/3)

上一页重生明末当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接腰斩了15文钱。

那些盐商计划要彻底疯了,食盐价格突然下降。不少手上有存货的,都纷纷跳楼大甩卖,同时着手购入价格更低的食盐。不过对于很多没有关系的盐商来说,生意却是更好做了。

首先盐引全面开放。谁都能够获得盐引,而且想贩卖到哪里都没问题,只要运费能承担得起。另外盐价降低也扩大了市场消费量。

不过对于那些传统靠关系吃饭的盐商来说,这无疑就是灭顶之灾。过去不是谁都能进入这个行业,也因为朝廷盐税的原因,造成了市场供需的不平衡。从而才存在暴利。而如今食盐贩运朝廷全面开放了盐引,就连街头小贩都能加入贩运行列,这让食盐贩运直接失去了暴利。

当一个行业的不平衡被消除之后,就失去了利润。

如今扬州盐商都被皇帝给一锅端了,其他地区的盐商自然不敢跳出来闹事,只能接受这样的局面。

没过多久,低价盐就从北直隶和山东沿海的晒盐场源源不断的运入沿海及长江流域各省。

食盐价格疯狂下跌,交通便利一些的地区,食盐价格直接下降到了每斤6文,那些交通不便的内陆省份,食盐价格也降到了10文上下。

皇家财团则在不断的引导舆论,将食盐价格下降归结为查抄了扬州盐商的结果,老百姓自然是无不拍手称快,将过去食盐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都算到扬州盐商头上。

事实是不是如此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朝廷成功甩锅,把屎盆子扣在了扬州盐商的脑袋上,从而获得了普通百姓的支持。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明各省就舆论大变。不论江南那些上流社会如何抨击朱由校,也无法动摇朱由校的地位。

毕竟此时朱由校手上有军队,还有百姓的支持,那些江南权贵富商没有百姓的支持,手上又没有军队,还能翻了天去不成?

而且随着大批盐商被逮捕,那些盐商的 生活逐渐被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各种不堪入目的行为也被曝光,引发了民众对这些盐商的强烈的愤慨和不满。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盐商都那么不堪,但穷奢极欲下的盐商。确实形成了很多癖好。穷奢极欲之下,一般的享受已经无法让他们感觉到快乐,自然会做出许多不堪入目的事情。

是不是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朱由校成功的赢得了舆论。并且又发了一笔横财。

查抄行动持续了一个多月,这才将那些盐商的资产全部统计完毕。

“此次查抄,一共查获现金价值三千六百万元,各种古玩玉器、珠宝上千箱,宅院一百八十三座。商店四百三十而间,田产八百余万亩。”田尔耕将此次查抄所获的单子上呈给了朱由校。

看到这么多的资产,朱由校也是大吃一惊。

难怪这些盐商在明王朝灭亡后,还能花个四五百万两银子给满清皇帝修造一座塔,而且这还是在扬州三屠之后。

满清进入江南期间,随便查抄一个富户就能弄到十几万两银子。大明不是没钱,而是贫富差距太大了。

单子里,这几十户盐商光是丫鬟就有三千多人,加起来是皇宫里宫女的好几倍。仆从更是一大票人,也比宫内太监还要多。

另外还有各种资产。例如船只、工厂、作坊等等。

那些古玩玉器什么的,都得用箱来计,装了上千箱,还有不少是箱子装不下去的大家伙。

简直就是富得流油啊!

“值了!”朱由校一拍桌子,此次查抄显然让他和江南那些权贵富商彻底离心,但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这让朱由校感觉实在太值得了。本身江南那些钱太多的阶级,就是接下来要对付的群体,也没什么好权衡的。

唯一的代价就是盐税降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明末当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