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85章:帝国与文明(2/4)

第285章:帝国与文明(2/4)

上一页重生明末当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管事的,那么国家吏治很快就会松懈下去,从而被官僚阶级狂挖墙脚。若是墙脚够厚,那还能挖个几十年上百年。

就如同大明前中期。社会风气朴素,那些商人崛起后挖国家墙角也挖了不少年头,才把墙脚挖倒。

但挖墙脚的势头一旦形成,平庸的皇帝是无力扭转局面的,只能看着一个帝国一步步的迈向灭亡。

“这世间果然没有永恒的帝国。”朱由校最终领悟到的只有这个道理,一个帝国既然无法永恒,那么什么才是相对永恒的?

思来想去,只剩下文明二字。

相比永恒的帝国,永恒的文明更加靠谱。

要想塑造一个长盛不衰的文明,这一点古代圣贤已经做得很好了。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开化程度最高的民族,即便跌入历史的冰点,但深厚的文化却让中国依旧可以重新崛起。

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朱家王朝是否千秋万代,显然也不会去强求。正所谓三代积德而王,朱家王朝能否延续,主要还是看能否积德。

朱由校若能力挽狂澜,救大厦之将倾,保全天下百姓,自是有大功德,朱家王朝自可继续延续。后面能否继续延续,就看后面的皇帝能否继续行善积德了。朱由校也只能在教育皇长子的时候多花点功夫,让他懂得这些道理。

除了救大厦之将倾,若能兴教育、开民智,强盛中华文明,让中华文明‘千秋万代’才也是大功德。

朱由校觉得,自己应该修正一下对外扩张政策了。

对外扩张是要继续进行的,但是对待土著的时候,不能太过残暴不仁,免得损了阴德。

西班牙人、英国人在殖民全球的时候,都是不积阴德,最终又如何?

昔日秦王朝灭六国,成吉思汗横扫亚欧,结果又如何?

德行不备,即便地域广袤,最终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并不是长久之道。大明要想外部扩张,掠夺手段要尽量温和一些。

而且大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业,大明有足够多的商品可以进行贸易。完全不需要靠武力你去粗暴掠夺,通过商品出口就可以赚取到外部资源。不需要像英国人那样,靠卖鸦片来维持贸易。

大明不能按照西方人的那种强盗模式进行发展,强盗模式确实很爽。直接抢劫就发家致富了。但危害性却也是非常剧烈的,英国人掠夺全球的财富,两次世界大战就打了个精光,要不是战后美国撑着,早就变成三流国家了。

美国当世界霸主的时候。也是剪全世界羊毛,甚至公然喊出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模式。吸食中国人民血汗的事情确实很爽,不用劳动就能消费。结果呢?产业空心化,制造业基本完蛋。

这世间一切,都是祸福相依。美味诱人的糖果却会让人蛀掉一嘴牙。所以对外掠夺的手段必须要尽量温和,不能走上西方人那种粗暴殖民全球的老路子。

此时的大明,已经走上了不断向外扩张的轨迹。

天启五年开春后,黑龙江流域就产生了一股淘金热,因为有人在该流域发现了大量的金沙,顿时吸引了很多百姓前往黑龙江流域淘金。

孙承宗将这一层层上报的消息上奏给了朝廷。这天早朝。朝堂上便就这一问题您行了商讨。

“启禀陛下,黄金乃是禁止民间私采之物,朝廷应该即刻叫停,并派出人员前去主持开采。”户部尚书郭允厚出列建议道。郭允厚是一个比较正直的官员,也是一个反对东林党的急先锋,此番东林党被逐出京城后,郭允厚也被朱由校提拔为户部尚书,管理国家财政。

黄金开采绝对是能赚到钱的,因此郭允厚主张国家开采。

朱由校说道:“爱卿所言甚合朕意,不过这金沙、金矿在东北地区虽然只有黑龙江流域比较多。不过越往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明末当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