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15章:秋收与电报(2/3)

第315章:秋收与电报(2/3)

上一页重生明末当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因此就按照市场需求扩大了种植规模。

朱由校此时对后世新疆地区的棉花产地暂时也没那么多想法了,毕竟交通还不是很方便。开发成本目前来说也比较高,起码是比澳大利亚高不少的。澳大利有很多耕地可以种植棉花,大可以先将澳大利亚经营成为一个大明的棉花、羊毛、矿产等原材料的供应基地。

至于缺乏劳动力的问题其实也蛮简单的,可以弄点劳工去澳洲,例如朝鲜就有不少劳动力。组织一群朝鲜劳工去澳洲打工,显然是不错的选择。那些朝鲜劳工也还是能做事的。用工成本也比较低。而且劳工赚了钱总是要回去的,澳洲户籍并不对他们开放。小日本那里也有不少劳工,不过日本如今暂时在闭关锁国,因此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至于到非洲抓捕黑奴,这还是算了,会把天朝上国的名声做坏掉的。毕竟中国这种文明,向来都是以超脱弱肉强食为核心,而不像日本那样崇拜弱肉强食。如今朱由校对推动下的对外扩张,已经有些违背这样文明核心。

但朱由校不对外扩张,去外界获取更多的资源,外面的那些弱小民族迟早也要被欧洲的强盗团伙欺负,资源也要被欧洲人攫取。而在奴隶制度上,大明是不承认的。只是将文明太落后的土著变成‘包身工’,虽然只是换了个名称,但是包身工的权益还是受到一定保障,并且当他们融入文明之后,可以获得更高的地位。

当然,南洋土著因为给人的感官印象太恶劣,朱由校才搞出了三品九等制度,从而希望通过控制婚配的方式,将南洋土著那些劣根比较严重的群体绝后,培养出一群更勤劳、更本分的土著后代。这样教化个几百年,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会有效果的,只不过看具体执行能不能持续的问题。

即便是那些南洋土著给朱由校的印象非常恶劣,朱由校也没有对这些土著采取什么屠杀政策,三品九等制度依旧是属于教化行列,也保证了土著的基本生存权,只是剥夺了一些劣根严重的土著的生育权。

所以在大明只有包身工和官奴,官奴实际上就是罪犯,不过朱由校接下来还是要对官奴制度进行改革,那就是不再把一般的罪犯后代变成官奴。

在这样的制度下,大明是不可能主动去非洲抓捕、贩卖黑奴的,那种生意虽然利润高,但是太造孽了。

作为天朝上国,名声还是要保持好的。

这次秋收大体上还是不错的,丰收地区有之,受灾的地区也有之,粮食供应基本上处于比较充足的状态,棉花产量在减少了棉布出口的情况下,倒也能够满足大明内部需求。

为了确保大明百姓不至于缺少棉布、棉衣、棉被,朱由校在秋收到来之际,再次提高了纺织品出口关税,从此前的20%提高到了30%。

反正纺织品如果内部消化不了而降价,可能造成影响棉农收入的时候,就可以降低出口关税。

大明几个国有农业公司,以及国有财团中的合资农业公司,此时都已经开始进驻澳洲,并且开始从朝鲜招募劳工,以前往澳洲垦殖土地,以建设澳洲的棉花生产基地。

种植棉花当然也不能全部都用朝鲜劳工,本土工人还是招募了不少。本土工人的工资比朝鲜劳工要高出一大截。这种到海外地区做工的工人,如今每个月的工钱都提高到了六元。

这天早朝,一大早朱由校还有些没睡醒,臣子们叩拜一番之后,工部尚书王微出列禀报道:“启禀陛下,经过工部组建的电报研究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电报机终于研究成功了。”

“什么?”朱由校感觉自己好像在做梦,楞了一下问道。

“陛下,通过电线、电池和电磁感应器技术的组合,第一台电报机已经研制成功。”王微清了清嗓子,然后庄重的禀报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明末当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