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30章:移民西域(2/3)

第330章:移民西域(2/3)

上一页重生明末当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些官兵移民与否并不重要,可以成立一个农业公司来进行生产,把那些异族变成农业工人进行管理。

再用生产兵团开垦一些耕地,就可以把整个西域的农业资源开发出来了。

开矿、修路之类所需的工人,则从关内招募汉民进行了。这些普通汉民没有军功什么的,西域也不是毫无基础的海外地区,就不分给土地了。

工人们能富就富,不能富国家保证他们通过劳动可以获得基本生存所需的收入。万事万物都是阴阳轮转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工人吃点苦实际上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国家保障他们的生存权,不让他们的基本权益受到侵害,自然而然会有回报。

让每一个汉民都能富裕,这是完全不可能的,那是理想主义。每个人福报,都是自己付出得到的。可怜人必然是有可恨之处,没有无缘无故的贫穷。

朱由校如今的思想是比较务实的,不会去走理想主义的歪路子,后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实际上都是理想化主义。资本主义的理想化在于公平竞争,但人都是有劣根的,怎么可能会自由竞争呢?一个富人的儿子,会和一个穷人的儿子公平竞争吗?所以后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包装之后确实让人感觉很美好,实际上他们的市场已经高度垄断,而一个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存在垄断的。

社会主义同样也是理想化的,主张公平分配。但人性的劣根造成了分配环节不可能公平,生产环节出的力气也不可能公平。中国上古时期的大同社会之所以能够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主要是当时华夏部落是一个修行文明,君主不仅是管理着人民,同样也是修行界的老大,整个部落的人民淳朴自然,没有私心。

之后华夏部落一些人不愿意修行了,产生了私心,开始想着如何享乐、偷懒,人性的劣根逐渐产生,最终大同社会只能走向崩溃。道家修行界与世俗界这才分了家。修行界精英离开之后,世俗界就因为生产力的不足,又存在大量浪费,迅速堕落为奴隶社会。

后世的苏联老大哥虽然比较坏。但在关键时刻却给中国上了生动的一课,玩着玩着就玩解体了,而且还死的很惨,从一个原本有美国二分之一产值的国家,沦为一个三流国家的产值。这才让中国领导人意识到理想化的社会主义走不下去了。而玩理想化的资本主义将会死得更惨,所以才走出了一条比较务实的新社会主义道路,开始正视现实、尊重现实。之后只用了三十年,就赶上了欧美,证明这条道路并没有走错。当然快速发展,确实导致了很多问题,但在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的历史问题上,后世的中国却是做到了。

朱由校作为穿越者,能借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理想化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他都不会去走。而是大幅度的借鉴后世中国的模式来发展大明。还是那个理念——正视现实、尊重现实。

朱由校能保障的,就是底层百姓能够更安定的劳动,在他们积累了足够的福报之后拥有畅通的上升空间。至于那些不知努力和付出的底层百姓,那就只能保障他们不被饿死。

有句话叫救急不救穷,没饭吃可以请他吃饭,但如果是为了买什么东西,那这钱是不能借的。

管理一个国家同样也是如此,救急不救穷。百姓穷得没饭吃,朝廷可以赈济他们。并为百姓提供勤劳致富的条件,如果是百姓所生活的地区环境问题造成贫穷。则可以移民,例如黄土高原上的百姓,因为资源太贫瘠,导致普遍的贫穷。这不是勤劳就能改变的,这时候就需要将他们移民到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并做好安置工作。

同时朝廷要做的就是保护那些勤劳致富的百姓的权益,不让他们遭到权贵的欺压、敲诈,不让他们被奸商通过操纵金融和市场等方面盗取财富。

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国家干预的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明末当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