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 第五九三章 济南众态(三)(2/3)

第五九三章 济南众态(三)(2/3)

上一页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付犹豫不决的样子,宫本直拓的心里也不禁有些叹息,看来要改组山东地区的情报体系,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三天以后,我再来听各位的决定。”

日本商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而济南的众乡绅、社会名流、地方豪强势在连日里也都连续展开聚议,讨论应该怎样应对海外华人,而袁世凯虽然知道了,但装作不知道,毕竟现在袁世凯自己的事情也不少,一方面要收拾清理各种物资,为撤离山东做准备,另一方面还要抽调军队,进驻北京,因此山东的事情袁世凯实在是顾不上,而且山东再发生什么事情,都和袁世凯没有关系了。

而就在济南城众生各态的等待中,王胜一行人马也终于到达了济南。

袁世凯首先派冯国璋带领一队人马,远出三十里,迎接海外华人的军队,而自己带领着济南府的全体官员以及北洋新军的主要军官在济南外的东南永固门外等候,并且还排出了自己的全套仪仗。巡抚也算是清廷的封疆大吏,因此有一套十分排场的仪仗执式,需要多达30余人,现在全部都排出来,也表示袁世凯对穿越者的看重。

这一次随王胜的工作组来济南的,只有一团一营和一个骑兵连。同时还给他们配备了两辆猛士车和一辆16人座的中巴车。因为他们这一批人是打前站的,用不着来那么多,等他们在济南立足之后,后续的人员才会在下一批次赶来。

这个时候的济南城共有两道城墙,内城墙是在明洪武初年(1368年),将原来的济南土城墙加固,以砖石重修的。周长十二里四十八丈(约6.1公里),高三丈二尺(约10米),阔五丈。范围大体沿旧时空的环城公园内沿岸,基本呈一个正方形,并在每一边都开有一个城门,东为齐川门(俗称老东门,今东门桥附近)、西有泺源门(俗称西门,今西门桥附近)、南有舜田门(俗称南门,今南门桥附近)、北有汇波门(今大明湖公园汇波桥),每个城门皆筑有城楼及瓮城,易守难攻。明初发生的“靖难之变”中,燕王朱棣的大军就在济南城下受阻,屡攻不下。

在旧时空里的清光绪三十年(1904),济南开埠,商业迅速发展,为方便交通,济南内城又新开四门,不过在这个时候,济南內城仍然还是有四座城门。而老济南有句俗语:三山不见出高官,四门不对出贤人。就是特指济南独特的风水格局,其中“四门不对”是指济南内城的四座城门互不相对,南门居中而北门偏东,西门偏南而东门偏北,形像颇有些怪异。

而济南的外城墙修建时期比较晚,是在清咸丰十年(1861年),捻军北上时,清廷紧急在济南城外挑壕修筑的土圩城墙,由于这时济南城北的三娘子湾还是一片水洼,因此整个圩墙实际只有三面,北面和济南的内城墙从合,三面圩城墙全长3670丈(约合11.4公里)。同治四至六年(1865—1867年),又将土墙改筑为石圩子墙。共开设有11道城门。因此这两道城墙构成了济南地的防御力量,并形成兵书上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坚城模式。

只是进入近现社会以后,这种传统的坚城在火器面前以大大失效,因此在旧时空50年代,济南的城墙陆继被拆除,修建成马路和环城公园。

穿越集团的队伍来到济南城前,队伍停住,王胜等人从车上下来,而袁世凯也迎候上来,他和王胜在青岛的时候己见过面了,虽然没有什么深交,但也不需要互相介绍,袁世凯道:“王主任,你们一路辛苦了。”

王胜道:“还好,还好,有劳袁巡抚问候。”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这时袁世凯又道:“王主任,军营都己经为你们安排好了,在外城以內,內城以外西南边趵突泉边,只是不知王主任你们一行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