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他会为了反对而反对,只为了为了让自己能够爬上曾经的巅峰。>
坎宁虽然看得出来,自己这位老友的初心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去阻止,就像你没有办法去阻止一个装睡的家伙。>
再者说,坦齐马特改革的本来目的不就是为了防止奥斯曼帝国被俄罗斯帝国一波带走。>
现在不管是军队还是经济改革都已经初见成效,保持现在的水平就已经很不错了。>
之前坎宁是为了自身希望奥斯曼帝国“变好”的理想,而同雷希德成为至交好友。>
现在坎宁是为了不列颠在近东地区的利益,而同雷希德成为好友。>
前者的尊重要比后者多出来许多,态度方面自然也就稍微随和了一些。>
对于坎宁的言论,雷希德将双手放在大腿上正襟危坐地会回应了一句:“没有骗你!现在我真的不知道穆罕默德.阿里那个家伙到底想要做什么!”>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坎宁同样也露出了严肃地神情道:“在我离开的几个月时间里,奥斯曼帝国到底经历了什么?”>
“没什么!只不过是几位部长被罢免,几位帕夏被诛杀而已!”雷希德满不在乎地回答,从他又是部长、又是帕夏的话题中听得出来,奥斯曼帝国高门内部似乎已经经历过一场内斗。>
自己这位盟友可能也是这场内斗的失败者。>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坎宁的神情更加庄重了起来:“如果你还愿意当我是朋友的话,请务必告诉我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奥斯曼帝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雷希德睁开了眯成一条缝的双眼,良久后,开口回答道:“既然你执意要了解的话,那么我也不能这么不近人情。”>
随后,雷希德将坎宁离去到现在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坎宁。>
其中就包括强硬派与绥靖派之间的政治斗争。>
当坎宁听到绥靖派获得胜利的时候,他的眉头不由得蹙紧。>
这些高门内部一些事情,光凭罗斯上校这些人永远也打探不到。>
“你的意思是奥斯曼帝国现在已经着手对俄罗斯帝国投降?”坎宁当即询问雷希德道。>
“我想穆罕默德.阿里那个家伙再怎么昏庸,也不敢贸然答应缅什科夫的条件吧!里法特(帕夏)那个家伙虽然在同缅什科夫谈论条件,但是双方似乎都因为一些问题相互顾虑。”雷希德显然不相信穆罕默德.阿里以及里法特帕夏有这个卖国的能力。>
随后,雷希德突然想起有人曾经向他汇报过前外交部长福阿德经常出入法兰西大使馆的情况。>
于是,雷希德将这个消息告诉坎宁。>
福阿德、瓦莱夫斯基、里法特帕夏、穆罕默德.阿里以及法兰西,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信息在坎宁的心中不断的打散,重新排列,再打散……>
一个荒诞的念头出现在了坎宁的心头,那就奥斯曼帝国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而法兰西行动同样也在跟时间赛跑。>
“不……不可能吧!”坎宁有些不愿意相信这个推论。>
如果说按照这个进行推论,法兰西在圣地裁决刚刚开始之前就已经决定一定会对俄罗斯帝国出手。>
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想到这里,坎宁大使又回想起了当初在白金汉宫时期,阿尔伯特亲王同他说过的话。>
阿尔伯特要求他支持帕麦斯顿,帕麦斯顿的政策就是要干涉俄罗斯帝国。>
这样的决定显然也不是一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