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信封的正面,信封的正面并没有一个字,看上去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信封。>
热罗姆.波拿巴缓缓打开信封,取出信封内折叠整理的信,然后将信打开。>
信的内容正是印度当前局势。>
当然,这个“当前”并不是说真正意义上的现在,而是在信到达热罗姆.波拿巴手中的两个星期前。>
虽然说信息的最重要的就是时效性,但是考虑到印度与法兰西之间的距离,两个星期前的情报已经算是及时情报了。>
哪怕身为当事国的不列颠,他了解印度方面方面信息的时间,恐怕还要在热罗姆.波拿巴以后。>
根据来自印度的情报显示,德里地区的起义军部队正在四处出击,试图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他们这支起义军中。>
然而旁遮普地区的锡克族王公与西孟加拉邦的加尔各答总督府,分别从左右朝着德里地区稳步前行,他们准备用合围的方法将德里地区起义军的活动空间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与此同时,不列颠驻印总督坎宁在没有经过不列颠征得正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将前代总督大贺胥制定“无嗣继承法”这项政策的完全废除。>
……>
当热罗姆.波拿巴看到这里的时候,他便放下了情报,轻叹一声。>
从坎宁废除大贺胥继承法以后,德里的起义注定要面临失败。>
因为印度王公对于不列颠王国的态度将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发生转变。>
原本反抗印度的王公,极有可能在不列颠到来之前,再次向不列颠宣誓效忠。>
自古以来,封建主的利益可能会有一段时间会与劳苦大众接近,但是他不可能永远同广大人民群众接近。>
利用起义、窃取果实,然后再出卖起义,才是一个合格的封建主应该做的事情。>
一旦印度王公不支持起义,那么光靠印度起义民众的力量永远也无法对抗不列颠。>
在没有一个成型的组织之前,个人永远也无法对抗整体。>
想到这里,热罗姆.波拿巴的心中不禁五味杂陈。>
虽然他心中愿意支持印度民众起义,但是他的屁股确是坐在不列颠一边。>
现在的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祝愿印度起义军能够将来犯的不列颠王 队击退。>
虽然说德里起义与后面的众多起义(典型代表:章西女王)都无法颠覆不列颠王国的统治,但是最起码能够让侵略者感受到疼痛,从而让他们在压迫印度的时候心生顾虑。>
当然,热罗姆.波拿巴能够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主要基于前世所受的教育,再加上这种大规模的起义没有发生在自己的殖民地。>
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法兰西帝国下辖殖民地的话,热罗姆.波拿巴的同理心就会消失。>
接下来,毫无怜悯的杀戮将会作用在任何试图违背法兰西意志的土着民众身上。>
热罗姆.波拿巴将信折叠好,重新放回来信封。>
然后又叫来了巴西里奥,他他指着信对巴西里奥说道:“巴希里奥,现在你将信送回国家情报院吧!”>
巴希里奥点了点头,拿起信离开书房。>
待到巴希里奥离开之后,热罗姆.波拿巴起身走到沙发旁,然后坐下。>
过了一会儿后,敲门声便传到热罗姆.波拿巴的耳畔。>
“请进!”热罗姆.波拿巴澹澹地回应了一句。>
房门缓缓打开,一位穿着黑色西装的秘书进入房间,而他的手中正捧着一摞报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