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
诸将都认得这位老将是何人——左将军赵云!>
见到赵云突然出现在汉军大营中,帐内诸将的心中都浮现了疑问。>
只是还不等诸将发问,糜旸便直接开口道:“即日起,左将军会代替孤,成为你们的主将。”>
当糜旸的这句话出来后,帐内立刻浮现了一阵骚动。>
诸将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纷纷面面相觑起来。>
面面相觑之下,他们发现彼此的脸上都带着浓郁的不解。>
临阵换将,并不算什么稀奇事,可一般临阵换将只会发生在己方作战不利的时候。>
当下汉军对魏军处于绝对的优势,根本没有理由要临阵换将。>
况且赵云要替换的是糜旸呀!>
以糜旸大将军的身份,除去刘备之外,向来只有他换别人的份,谁能想到糜旸也会有被替换的一日。>
诸将会感到不解这一事在糜旸的预料之中,这也是他昨夜没有立即离开的缘由。>
若他身为下方的将领,突然被通知这个消息,心中也肯定充满疑惑。>
但好在这个消息是他亲自公布,这就保证了诸将只会疑惑他是否又在筹划着什么大计划,不会让诸将的军心产生一些不好的动荡。>
至于眼下诸将的不解,糜旸相信时间会弥平,况且接他班的乃是赵云。>
凭赵云的声望,要想解决诸将的疑惑也很简单。>
让他多去魏军阵型中冲击几次,那么到时候亲眼见到赵云勇武的诸将,心中的疑惑估计会被惊叹所替代。>
为了尽快赶去上邽,糜旸直接在诸将面前,将怀中的兵符交到赵云的手中。>
最后糜旸看着诸将言道:“在孤离开之后,尔等务必要听从左将军的号令。>
若有人敢以下犯上,阳奉阴违,不论身份为何,孤也定斩不饶。”>
说这句话的时候,糜旸的眼神扫视了一圈在场的诸将,特别是诸将中的刘封。>
而刘封在见到糜旸锐利的眼神后,立即心虚地低下了头。>
刘封的心虚源于他知道糜旸说的话,不是在妄言。>
要是他不按糜旸说的去做,或许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刘备还能暂时保下他。>
可一旦刘备薨逝,那么他将来也一定逃不了糜旸的法办。>
意识到这一点后,刘封的心中第一次产生了畏惧。>
在最后敲打了一番眼前的诸将后,糜旸便起身提起一旁剑架上的慎独剑。>
见糜旸要离去了,赵云连忙起身欲送糜旸出营。>
但赵云的这番好意,却被糜旸摆手拒绝了。>
“左将军初至街亭,当下应该尽快熟悉一应军务,无须分心相送。”>
“另还望左将军谨记,身为困兽的贼军,也许会在临死前奋力一击。>
可困兽之力,定然无法持久。>
左将军只需以守为攻,困兽最后终究会乖乖束手就擒。”>
糜旸的嘱咐让赵云正色。>
在嘱咐完赵云后,糜旸就在诸将的目光注视下,直接朝着帐外走去。>
等糜旸一路来到营门外后,他便看到了营门外早有上千精兵,正在营外等着他。>
这上千精兵是糜旸的亲军。>
见亲军都集结完毕后,糜旸一跃跨上了丁封牵来的战马之上,然后扬鞭高呼,带着上千亲军朝着上邽的方向快速前进。>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