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诸葛亮想及时、详细地了解前线战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可心中一直有乐毅之望的诸葛亮,又怎么会对前线的战情不好奇呢?>
于是在糜旸向他要人转运诸葛连弩时,诸葛亮便派了蒋琬前去。>
蒋琬这人有个好处,那就是文笔非凡,能将事情记录的相当清楚。>
而本来就对前线战情十分关注的诸葛亮,在得知糜旸竟然奠定了街亭战局的时候,他的兴趣一下子被勾到了最大。>
没记错的话,糜旸赶到街亭与魏军对峙,不过才两个月左右的事。>
街亭的魏军战力不凡,糜旸又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一举奠定街亭战局的呢?>
在心中的强烈好奇之下,诸葛亮取过蒋琬手中的战报,快速的看了起来。>
蒋琬的文笔的确没话说,他在描绘那一日亲眼所见的糜旸指挥详情时,用上了许多华丽的词汇。>
那些华丽的词汇,加上糜旸本就令人惊艳的指挥方略,更是让诸葛亮看的津津有味。>
“合该如此!”>
情不自禁的诸葛亮,不由得发出了这一声赞叹。>
虚虚实实,以势压人,曹彰这一仗败的不冤。>
而诸葛亮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看到糜旸出奇计,让姜维绕后夺下略阳县后,他更是难掩喜色,抬头对着蒋琬感叹道:>
“数万魏军,皆成瓮中之鳖也!”>
一声赞叹,一声感叹,表明了诸葛亮现在激动的心情。>
诸葛亮忍不住站起身,来到偏厅内挂着的那副关西舆图前,仔细看着上面的每一座城池,每一道河流。>
最后诸葛亮将目光定格在渭水河道旁的陈仓城上。>
“街亭既破,子晟下一步会做什么呢?>
是直接奇袭长安城?还是分兵或占据河西或阻断曹真归路?>
不,不,子晟不会那般无智!”>
“他一定会往上邽亲掌大军!”>
听到诸葛亮的这句话后,蒋琬惊讶的抬起了头。>
他离开街亭时糜旸还在军中,后来他又一路南下回到了南郑,这件事他在南郑时是听说了。>
可在他于街亭写这封战报时,他是不知道这这件事的,因此他就不可能将这件事写在战报中。>
也就是说诸葛亮远在千里之外,准确判断出了糜旸的下一步行动。>
要知道在糜旸出现在上邽前,整个陇西战场是没人看出这一点的!>
这是该说诸葛亮与糜旸心有灵犀呢,还是.....>
就在蒋琬还在震惊的时候,诸葛亮看向陈仓的目光又渐渐暗淡下来。>
纵使他能烛照千里又有何用呢?>
他又去不了前线。>
若要是他能提兵与糜旸一起北伐,那该多好呀!>
想到这,诸葛亮深深的发出了一声叹息。>
可诸葛亮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一刻,有一骑来自前线身怀诏书的信使,正在成都内的街道内疾驰着。>
这名信使的目的地,正是他的府邸。>
喜欢糜汉请大家收藏:(.sodu777.net)糜汉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