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刀下。>
如此骇人血债,以为是今日放下屠刀就能化解的吗?>
天若不收,孤便来收。>
孤跟随先师学的是《公羊春秋》,“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这正是孤的追求!>
孤若今日放过他们,来日克定中原之日,孤又有何面目面对家乡父老!”>
每说一句,糜旸的语气就严厉一分。>
直到最后,糜旸的语气中已经充满了森寒的杀意。>
这强烈的杀意,吓得王双与郭淮的身体不住后退。>
与身体上后退的举动相同的是,这一刻他们二人嘴巴上都再说不出糜旸的半点不是。>
单单“春秋大义”,与“为乡梓复仇”这两个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的口号,就足以堵住了王双与郭淮的嘴巴。>
甚至将来也能堵住天下人的嘴巴。>
看着王双与郭淮的齐齐后退,糜旸心中的怒意却丝毫没有减弱。>
“孤今日就在要在数万人面前,在这浩浩渭水之旁,将他们明正典刑!>
孤不怕天下人知道今日的事,孤要的就是天下人知道今日的事!>
孤今日要用他们的鲜血来告诉那些曾参与大屠杀的人,不要心存侥幸,也不要希望孤来日会对他们网开一面。>
血债唯有血偿,对于孤来说,原谅他们不是孤该做的事。>
孤要做的就是将他们送去见有资格原谅他们的人!>
孤也要用他们的鲜血来告诉天下的百姓,或许逆魏与江东不会在意他们的生死,会将他们视作可随意践踏的蝼蚁。>
但孤不会,大汉也不会!>
各为其主,战场争锋是一回事,可今后要是再有谁敢随意施加屠刀到无辜百姓的头上,孤用孤的声誉做出保证:>
无论天涯海角,无论敌方何人,孤必杀之!>
孤也定可杀之!>
此誓言皇天后土共鉴,千年史书可载,如有相违,人神可共诛之!”>
糜旸的话语慷慨激昂又不失铿锵有力。>
这是他在数万人面前做出的誓言,这番誓言来日也势必会流传天下。>
或许糜旸的誓言看起来有些宏大,但这一刻听到这番誓言的任何人,都不会觉得糜旸做不到他的誓言。>
建安二十四年以来,有多少敌军死在糜旸的手中?>
又有多少名将折戟于糜旸的马下?>
数之不尽,又数之振奋!>
凭借这一项项光辉的战绩,试问当下的天下人谁会觉得糜旸自不量力?>
完成以上的誓言是很难,但只要是糜旸,那就不是没有可能。>
而只要有可能,那么今日糜旸做出的誓言,就等于是给天下百姓的一道护身符,也是给那些残暴将领上的一道枷锁。>
这便是糜旸要借今日这场大胜要做的事!>
这件事在糜旸看来,重要性丝毫不比拿下长安差,也是糜旸身为季汉中人,身为后世穿越者在当下一定要做的事。>
渭水岸上,北风呼啸。>
或是借助北风的传递,或是通过交口相传,糜旸说的话渐渐被在场的所有人所听到。>
郭淮与王双,听到后整个人已经心神大乱。>
就算是不想投降的他们,在听到糜旸的话后,也不由得被糜旸发出的豪言引得心神震荡。>
如斯豪言,岂是一般的英雄可以发出的呢?>
如此豪言,也只有糜旸这般的英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