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那么张合这么做的用心,就很值得商榷了。>
也许在某一刻开始,张合的心中的确起了狡兔三窟的想法。>
当然对糜旸来说,眼下能得到这份长安城的城防部署图,的确对他有着难以想象的助力。>
因为他心中的那个想法,最佳情况就是需要在清楚了解长安城的构造下实行。>
可以说张合的有备无患,是帮了糜旸一个大忙了。>
想到这糜旸一方面将帛书收入怀中,一方面让丁封将张合带下去好生养伤。>
心中更有把握的糜旸,抬起头看向眼前的长安城。>
在世人眼中看起来坚固雄伟异常的长安城,这一刻在糜旸的眼中,却犹如一块即将破碎的玻璃一般,不堪一击。>
惊艳过世人那么多次了,还差这一次吗?>
...>
正如糜旸对黄权所说的那般,他真的派出了一位信使前往南郑。>
山道险峻绵长,却挡不住信使急切的心情。>
短短数日之后,糜旸派出的信使就来到了南郑城外。>
现在天下的时日,是章武五年十月下旬,离年底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了。>
而在南郑城内休养的刘备在得知糜旸的信使到来后,他不顾医者的劝告,一下子从榻上蹿起。>
刘备这一刻的仪态,全无半点帝王的威严。>
今日的他就像一位离家许久的农家老者一般,急切着想得到可以归乡的喜讯。>
伺候刘备的老宦者与刘备感情非比寻常,相比于医者,他劝告的话就直接许多了。>
“若陛下不爱惜自己的身体,那么纵使扁神医在世,陛下又岂能痊愈呢?”>
看着刘备光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老宦者可谓是又气又急。>
而在听到老宦者的劝告之后,刘备却一点都没停下自己急切的动作。>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老宦者言道:>
“子晟来接我入长安了。>
他早该来接我的。>
他早该来接我的!”>
刘备说这番话时,语气中有着欣喜,有着急切,还有着几分委屈。>
他等的久吗?>
若按常人的时间观念来看,数个月的时间不算久。>
可对一位日渐迟暮的老人来说,数个月的时间却算的上是度日如年。>
听到刘备的话后,老宦者的眼中浮现了泪水。>
若真如刘备预料的那般,大将军是派人来接刘备入长安的。>
那么这一日刘备等了多久呢?>
天下忠于汉室的人,又等了多久呢?>
老宦者突然理解了刘备的心情。>
理解刘备的老宦者,主动为刘备穿戴起衣裳。>
在触摸到刘备日渐消瘦的身体后,老宦者的心中更多了几分苦楚。>
意识到老宦者情绪变化的刘备,脸上却没有半分悲苦之色。>
好似消瘦的身体不是他的一般。>
刘备反而伸出手握住老宦者的手,对着他展露笑颜道:>
“我带你一起回家。”>
这一刻刘备尚未见到糜旸的使者,他并不知道糜旸派信使前来是所为何事。>
但他相信糜旸。>
相信这位能只手挽天倾的大汉大将军!>
无端的信任,放在任何朝代都会觉得可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