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给大魏陪葬。>
他们是知道郝昭之前拒绝诸葛亮招降的举动的。>
那时候他们对郝昭的这个决定,心中并无不满。>
因为他们的家人大多在长安城内,而正如郝昭所言,曹魏的军法严苛讲究连坐,他们不想自己的投降行为,致使家人惨遭军法处置。>
但现在长安已经落入汉军手中,那他们为何不能为自己找一条生路呢?>
先是百位,后是千位,最后近万魏军几乎都用尽身体中本就不多的力气站了起来。>
连日来的饥饿,让他们做出简单的站立行动都有些困难。>
但眼下他们却强忍着身体中强烈的饥饿感,踉踉跄跄,东偏西歪地一起朝着郝昭的所在汇聚而来。>
随着近万魏军将郝昭包围,山谷之中渐渐响起了一句话:>
“日月重开大汉天!”>
眼下喊出这句话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那近万魏军!>
尽管近万魏军都有气无力,可再有气无力的声音,在经过近万人的加持后,也会显得响亮无比。>
片刻后整座山谷内,全被近万魏军喊出的这句话所填满。>
响亮且此起彼伏的高喊声,不断冲入郝昭及一众魏将的耳中。>
看着周围不断围拢过来的“同袍”,再听着耳中翻滚的那句话,郝昭及一众魏将怎会不理解近万魏军当下的心愿。>
眼下他们喊出那句话,既是对郝昭的一种请求,但同时也是对他的一种威胁。>
见郝昭还未做出决断,近万魏军围拢的越来越密,在密集人群的影响下,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强大窒息感让郝昭的身躯颤抖。>
人心如此,为之奈何!>
非他郝昭不愿殉国,实在是那国自己不争气呀!>
很明显郝昭是不想冒着被近万魏军撕碎的风险继续坚持的,于是就在最近的一名魏军离他不到五步的距离时,郝昭最终下定决心站了起来。>
站起来的郝昭抬头遥望着山上的诸葛亮,在遥望了一会后,这位关西壮汉的膝盖终于弯了下来。>
扑通一声,郝昭重重的跪地,让他的身下升起了一片尘埃。>
而在郝昭朝着诸葛亮下跪后,近万魏军的脸上浮现出如释重负的神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非必要,他们也不想手上沾上郝昭的血。>
现在既然郝昭都跪了,那他们投降就更是理所应当了。>
早就做好心理准备的近万魏军,在郝昭跪地请降的下一刻,亦齐刷刷地仰视高山,然后直接朝着诸葛亮跪了下来。>
没用多久的时间,整座山谷之内,再无一位站立着的魏军。>
大汉天威若此,又为之奈何呢?>
望着下方跪地的近万魏军,诸葛亮于高山上伸出一只手以示虚扶。>
而登高望远的诸葛亮看着尽收入眼中的广袤的万里山河,再看着自己虚扶的右手,突有所感的他又畅快的大笑了起来。>
倾尽心力相扶数十年,终于可以见到大汉重新屹立于世间的这一日了。>
痛快,真是痛快!>
...>
在消息快速往西边传递的时候,长安以东的许多地方,自然也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
首当其冲得到消息的,自然是之前奉命前去阻击许褚援军的马超所部。>
距离潼关百里外的一处平原上,矗立着一片广袤的军营。>
这处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