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统便一起来到邓艾面前建议道:>
“贼军果如车骑将军所料,预谋袭击我军。>
今贼军的袭击已经被我军击退,我军可尽快与车骑将军汇合了。”>
张飞交给邓艾的任务是:若司马懿派兵追击,那就打退魏军的袭击。>
从这方面来讲,邓艾的任务是完成了。>
另外张苞与赵统知道,张飞接下来要在元旦前赶回长安。>
也就是说留给张飞安排荆州防务的时间,只剩下一个月不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若他们能立即汇合张飞尽快赶回荆州,那么无疑会节省出许多时间。>
张苞与赵统的建言,听起来颇有道理。>
只是邓艾却摇头拒绝了二人的建言。>
邓艾的拒绝,让张苞与赵统感到不解。>
难道邓艾是在担心,司马懿还会对他们发动一次袭击吗?>
只是这并不大可能。>
古往今来的兵法,对追击撤退的敌军一事,都是抱着不赞成的态度的。>
而就算非要追击,大多将率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若第一次的进攻取得成效,那么司马懿倒是有可能再发动第二次袭击。>
可魏军的第一次袭击,只能以惨淡的下场来形容。>
待战败的魏军回到宛城中后,将己方大军防备严密的事禀告给司马懿,那么从常理推断,司马懿是不会再发起第二次袭击的。>
正因为有着这个推断,张苞与赵统才会向邓艾提出那个建言。>
可很明显,邓艾有着自己的想法。>
“二位将军有所不知。>
艾自来到宛城以来,曾多观司马老贼用兵。>
数月以来,我军多番猛攻宛城,却皆被贼军击退,这除去宛城乃坚城之外,还因为司马老贼是善守之将。>
凡善守之将,性格必沉稳。>
以司马老贼的沉稳,他不会贸然对我军发动袭击。>
今日前来袭击我军的贼军,非多非精,岂不异也?>
据我所料,今日贼军之袭击,乃是司马老贼示弱之举。>
我军不宜掉以轻心。”>
邓艾耐心地为张苞与赵统,解释了一番他的看法。>
其实在一般的将校面前,邓艾的性格是颇为倨傲的。>
这也没办法,邓艾在投效糜旸之时已然成年。>
糜旸能改变邓艾的人生轨迹,却没办法扭转邓艾已经定型的性格。>
只是出于对糜旸的敬重,一向倨傲的邓艾对糜旸重视的人,却也会尽量保持着谦逊。>
张苞与赵统听完邓艾的话后,思索良久。>
而在思索良久之后,张苞与赵统发现他们还是对邓艾的担忧不太理解。>
这是因为在以往的作战中,这二人压根就没关注过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
况且每个人在谋略上的天赋不同,他们就算关注了,恐怕也很难有邓艾这般敏锐的判断。>
不过见邓艾虽结巴,但还是一字一句地为自己解释,张苞与赵统倒也没继续再劝。>
他们是糜旸的好友,应该相信糜旸的眼光。>
...>
数十里的距离,对于逃命的骑军来说,一日就可抵达。>
就在当天夜晚,苦苦等候的司马懿就收到了消息。>
不出预料的是,他派去追击汉军的兵马遭到了惨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