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别在腰间后,不由得出言嘲笑司马懿道:>
“之前攻城时尚不觉得,今日观司马懿畏敌不救之行为,真与妇人无异!”>
张苞的语气中,尽是对司马懿的不屑之意。>
可相比于张苞的不屑,邓艾却对司马懿今日的行为有着另外的看法。>
从过程来看,司马懿今日的行为实在引人发笑。>
但从结果来看,司马懿却是尽可能的保存了魏军的有生力量。>
原本邓艾的打算是,将魏军的先锋当做诱饵,来引诱司马懿不得不率军进入埋伏圈。>
以往在大将军身边,大将军运用类似的方式,取得了多次的胜利。>
但很明显,今日这样的方式并未奏效。>
相比于曹仁、曹彰、曹真等一众曹魏宗室名将,司马懿就像一只只专注于结果的老狐狸一般,该出击时丝毫不拖泥带水,该退却时也丝毫不会考虑其他。>
这样的敌人,有时候才是最难对付的。>
看来在他离开大将军身边之前,大将军对他说的一句话是对的:“临危制变,概司马懿之能也。”>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大将军对司马懿是颇为看重的。>
邓艾并未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在汉军打扫好战场后,邓艾便率军押着一众魏军俘虏,继续朝着荆州撤退而去。>
.......>
刚刚率军撤退到新野城内的张飞,很快就得知了南就聚一战的消息。>
听到邓艾设下伏兵重创魏军,就连魏军大将牛金也死在张苞之手后,张飞高兴的对左右言道:>
“艾真折冲也!”>
折冲的本意是指敌方溃退,而从南就聚一战的结果来看,张飞的这句夸赞邓艾的确配的上。>
当然张飞的这句话不止是为了夸赞邓艾,他的这句话还让邓艾头上的那个“行”字正式去掉了。>
夸赞完邓艾之后,张飞便立刻安排起荆州的一应防务。>
关于这一点,糜旸在之前的文书中也曾给出过建议。>
荆州的疆域太大了,且东、北两面皆临敌,糜旸认为在张飞离开荆州后,荆州方面再难找出一位统筹全局的人。>
所以为让荆州的防务不致有失,糜旸给出的建议是将荆州划分为三大战区。>
第一大战区,自然是以义阳、襄阳二郡为主体,主要负责防备曹魏的任务。>
这个战区的主将,除去李严之外再无其他合适人选。>
至于第二大战区,则是以南郡、长沙郡为主体,主要负责防备江东的任务。>
这个战区的主将,刘备早早就有着安排,那便是镇东将军陈到。>
剩下的第三大战区,便是以零陵、桂阳、武陵三郡为主体。>
相比于其他两个战区,第三战区负责的作战任务主要是安定匪患。>
而安定匪患一事,单有军事才能是不行的,还得有政治才能。>
目前荆州中能满足这个要求的,且有资格统领三郡的,也就只有荆州刺史邓芝了。>
糜旸的建议在张飞看来,大体上并未有着什么问题。>
虽然将荆州划分为三个战区的做法,在长远看来会让荆州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中。>
但这样的划分办法,在短期内是能够最大程度上均衡分布好荆州战力的。>
而想来他离开荆州,不会是一件很久的事。>
只是对于糜旸的建议,张飞却有一些调整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