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变得急切起来。>
他知道他又说错话了。>
考虑到刘备的身体情况,张飞急的想伸手为刘备擦拭去脸上的泪水,可张飞的举动,却被刘备温和地伸手阻止。>
“无妨。>
想来用不了多久,朕就可以与他们相会了。”>
在张飞面前,刘备丝毫不防备地说出了他当下的身体状况。>
而听到刘备的话后,张飞脸色大变。>
在数万敌军面前,张飞也能神色自若,但刘备的这句话,却让张飞彻底慌了神。>
“兄长,你可不能......”>
后面半句话,张飞没有说出来。>
只是刘备知道,张飞想说的是什么。>
面对惊慌失措的张飞,刘备笑着握住他的手。>
“益德!>
为兄总有离开的那一日的。>
这是天命,非人力可以阻挡。”>
说完这番话后,刘备握住张飞的手突然用力。>
注视着眼前这位跟随他数十年至死不渝的兄弟,刘备继续说道:>
“为兄不惧死。>
为兄担心的是,在我死后,阿斗会镇不住。>
你这次归朝,就不要再走了。>
长安需要你,阿斗更需要你。”>
宛若托孤一般的言语,让张飞也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泪。>
而面对着刘备的请求,张飞又岂会有拒绝的道理呢。>
“兄长放心,有飞在一日,宵小之辈就断难危害到大汉的社稷。”>
听到张飞的承诺之后,刘备渐渐松开了他握住张飞的手。>
对张飞回朝一事,近来长安城内有着许多推测。>
但不管对别人来说,张飞回朝有着怎样的意义。>
对刘备来说,张飞的回朝无疑是让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兄长信你。”>
...>
在张飞回到长安的当日,刘备并未对张飞进行大的封赏。>
这让长安城内的许多人感到不解。>
虽说张飞并未参与北伐关中一役,但在荆州张飞也是发动了北伐的。>
而且由张飞主导的北伐之战,尽管未攻克下宛城,但也是收复了不少失地。>
最重要的是,张飞的北伐举动在战略意义上来说,起到了牵制中原魏军的效果。>
若没有张飞围攻宛城,糜旸北伐关中时面对的压力肯定会大大增高。>
无论从哪方面讲,张飞的这次都应该得到封赏。>
可一切都很平静。>
只是就在众人以为张飞归朝一事,会这么平稳地过去之时,一道彻底引爆长安舆论的奏疏被送到了刘备的御案之上。>
这道奏疏是由糜旸亲笔写就的,奏疏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奏请刘备追封故大将军关羽为王。>
尽管在之前的日子里,追封关羽为王一事早已经在长安城内闹得沸沸扬扬。>
可那时候并未有朝廷重臣出来,发表过对这件事的看法。>
没想到的是,就在张飞回朝的第二日,身为大将军的糜旸会公开上书支持这件事。>
而当糜旸公开表态后,当即就有许多朝臣跟随糜旸一起上书。>
那些朝臣主要是以东州派与关西世家背景的为主。>
一语出,而群臣追随,糜旸第一次正式在天下人面前展现了他在政治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