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开始,孙权对孙虑的喜爱更是无以复加。>
为了培养好留在身边的这个儿子,以往只要在建业城中,孙权一有空闲时就会召孙虑来到身旁亲自考察学业。>
孙虑的寝室距离孙权并不远,在是仪的带领下,孙虑很快就来到了孙权的身前。>
当看到孙虑到来后,孙权的脸上流露出慈父般的喜爱,连忙招手让孙虑来他的身旁坐下。>
面对父亲的召唤,孙虑没有丝毫犹疑地就来到了孙权的身旁。>
待孙虑坐下后,孙权一把抓住了孙虑的手,对着他询问道:“近来慧恕可有好好教你?”>
孙权口中的慧恕指的是张温。>
张温是当今江东最有学问的名士,孙权能让张温教导孙虑,由此可见他对孙虑的期待。>
听到孙权的询问后,孙虑乖巧地言道:“张师一向尽心尽力。”>
孙虑的回答让孙权脸上的喜意更甚。>
张温的学问自不必说,而孙虑的天资又十分聪慧,想来用不了几年,他就会有一个出色的继承人了。>
想到此,孙权低声对孙虑言道:“过几日,朕就会下诏立你为太子。”>
孙权突如其来的这句话,让孙虑的脸上浮现惊色。>
他虽还是少年,但却是知道太子二字的分量。>
在浮现惊色后,孙虑的脸上却并未有着喜色。>
反而他还有些欲言又止。>
只是聪慧的他,却知道当下有些话是不能问的。>
孙虑想问的是:“那兄长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虑再聪慧,到底是一少年,他的心思又怎么可能瞒得住孙权。>
得亏孙虑没问出这句话,不然孙权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其实自他称帝之后,就不断有大臣上书,让他早定国本。>
对于这一点,孙权并非不知道。>
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而已。>
或者说,他是在等待着一个“噩耗”。>
依照心中推断,想来那个“噩耗”这几日就会送到了。>
就在孙权想着这事时,刚刚成为大吴丞相的孙邵就手捧一封文书,急匆匆地来到了孙权的身前。>
看着孙邵急切的模样,孙权本能的感到不喜。>
本来无论是按政绩,还是按资历,成为大吴第一任丞相的都应该是张昭。>
可近来张昭说的某些话让孙权感觉到,张昭有渐渐脱离他掌控的趋势。>
所以孙权就力排众议,让孙邵成为了大吴的丞相。>
只是孙邵到底不是张昭,在心性上差了不少。>
不喜之下,孙权忍不住冷声对孙邵道:“你身为一国丞相,一言一行皆代表着国之风度。>
岂可贸然失态?”>
面对孙权的斥责,孙邵想开口为自己辩解,但最后他还是选择将手中的文书直接送到了孙权手中。>
在接过文书后,孙权淡定地展开文书看了起来。>
他倒要看看,到底是何事,能让孙邵如此失态。>
可还未等看完呢,刚刚看完一半内容的孙权,就惊得直接从座上站起身来。>
与此同时,孙邵又禀报了一件急切的事:>
“张公正率领部分重臣,在外叩阙等候着陛下召见!”>
张昭!>
与张昭互为君臣多年,孙权是十分了解张昭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