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外的港口中,数万吴军早已经整装待发,只等着陆逊的一声令下。>
但陆逊正式出征的命令,却一直迟迟未送到他们的手中。>
陆逊在等着什么呢?>
他在等先锋朱桓的回报。>
在朱桓离去前,陆逊曾私下里交待了朱桓两件事。>
若那两件事的结果能让陆逊满意,那么陆逊才会率军出发。>
陆逊并未等太久,朱异就从州陵城外星夜返回到陆逊的身前。>
见朱异脸带喜色的这么快返回,陆逊猜出了州陵一战的结果。>
果不其然,只见朱异昂首挺胸对陆逊拜道:>
“吾父已为大吴拿下州陵城!”>
朱异的话音刚落,在座的诸位吴将,脸上都露出喜色。>
“彩!”>
不自觉地,诸位吴将为朱桓献上了一声庆贺。>
陆逊听到朱异的话后,他心中也是欣喜的。>
但陆逊还是细细问起,州陵一战的具体经过。>
陆逊有问,朱异不敢怠慢。>
接着朱异就将朱桓攻陷州陵的经过,一五一十的逐步说了出来。>
在朱异讲到,吴军的阵型为大风所扰乱时,陆逊的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陆逊连忙打断朱异问道:>
“州陵守将王洪,可是有率军主动出击?”>
朱异察觉到这个问题,对陆逊而言好似很重要,于是朱异立刻应道:>
“有!>
王洪原想半渡而击我军。”>
接着朱异就将后面的发展,继续说了出来。>
其实对陆逊来说,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后续的发展不是那么重要。>
陆逊关心的,是他方才问朱异的那个问题。>
旁人可能会觉得,大风扰乱吴军阵型,可能是上天都在帮助汉军。>
但在陆逊看来,却并非如此。>
上天帮助的,或许是他。>
大风扰乱吴军阵型这件事,反而让陆逊判断出了一个事实。>
哪怕在即将出征的当下,陆逊也不会对糜旸百分百放心。>
之所以会这样,实在是糜旸过往的战例,证明糜旸的花招太多了。>
多到让人,无法敢有自信能完全猜透他的想法。>
趁敌军阵型散乱,从而半渡而击是兵法常理。>
可若是糜旸是在用诱敌之计的话,那么就算大风扰乱了吴军的阵型,王洪也会违背常理不出击。>
王洪是糜旸的好友,往大了说,王洪在当年的公安之战中,对糜旸是有恩德的。>
糜旸这个人无比狡诈是不错,但他重情义的口碑,与刘备一样坚挺。>
以糜旸与王洪的关系,糜旸若有诈,也定然会事先给王洪安排稳妥的退路。>
而在有稳妥的退路之下,无论外界发生何事,王洪本来都不需要出城。>
今常理没有被违背,反而让陆逊心安不已。>
想到这,陆逊脸上的笑意愈发浓厚。>
陆逊对着朱异问道:“王洪人何在?吾有些事要问问他。”>
陆逊想着能不能从王洪的口中,试探出一些他不知道的军事机密。>
可朱异接下来的回答,却让陆逊大怒。>
朱异一改方才的自傲姿态,支支吾吾地对陆逊说道:>
“王洪在日前,已被我父处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