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想法的,不止朱桓一人。>
但刚等朱桓等人,将一只脚迈入小溪中,脸上无丝毫惧色的柳隐就慨然言道:>
“我奉天策上将之命,前来向你下战书!”>
柳隐甚至瞧都没瞧朱桓等人,他的目光一直在陆逊身上。>
而柳隐的这句话,却好像有着神奇的魔力一般,震得朱桓等人立即停住了脚步。>
或许有魔力的不是柳隐的话,而是柳隐口中的那个名字。>
“糜旸?”>
陆逊轻轻低喃了遍这个名字。>
然后他便试探性地问道:>
“州陵是他拿下的吗?”>
陆逊的这句询问,引起了周围吴将的无限关注。>
他们比陆逊,更在意这个疑问的答案。>
面对陆逊的询问,柳隐肯定地答道:>
“自然。”>
说这两个字时,柳隐的神色一点都不自然,反而充满了骄傲。>
而柳隐的回答,则是惊的朱桓等人猛然收回了在溪中的那只脚。>
溪水有点凉,改时再渡!>
陆逊在听到柳隐的回答后,忍不住自嘲地笑了一声。>
在来这处的路上,他心中一直在思考,汉军是如何破解铁索横江之策,登上州陵的土地的。>
尽管这一刻他还未想出来。>
可在听到州陵是糜旸率军攻下来的后,原本不可置信的事,竟变得多了几分情理起来。>
这种自然而然的感觉,是陆逊自嘲的主要原因。>
原来在自己心中,也是一直承认他的不可思议的。>
只是,陆逊到底并非常人。>
陆逊很快就抓住了一个关键点。>
“他胆子真的大!”>
在柳隐及诸位吴将身前,陆逊吐出了这句话。>
还未等柳隐多加琢磨陆逊这句话的含义,陆逊似是不想与柳隐多做纠缠,对着他问道:>
“将糜旸的战书,送上来吧!”>
陆逊知道在眼下人心惶惶之际,他身为大军主将,不止要表现的从容不迫,还要表现的毫不畏惧。>
唯有这样,才能尽可能挽回一些军心。>
果不其然,身后诸将在见到陆逊的应对后,心中那颗惊惶的心安定了不少。>
而柳隐在听到陆逊的话后,他的脸上露出几分带有特殊意味的笑容。>
柳隐并未如陆逊所想的那般,从怀中掏出糜旸写给他的战书。>
因为糜旸一开始,根本就没想过给陆逊写战书。>
可战书这类东西,有时候不必拘泥于形式。>
于对岸许多吴将的注视下,坐在马上的柳隐直接居高临下的开口朗诵道:>
“呜呼!公安旧事,思之凄梗,如影历历,断人心肠。”>
柳隐刚一开口,陆逊及诸位吴将就发现了不对劲。>
好熟悉的内容呀!>
这不就是当初陆逊刚到公安,祭奠数万吴军亡魂时所写的祭文内容吗?>
反应过来后,诸位吴将不受控制地将目光看向了陆逊。>
柳隐想干什么?>
柳隐还能干什么!>
陆逊是何等聪慧,他几乎是第一时间猜出了柳隐的用意。>
明白柳隐用意的陆逊,眼中有着怒火浮现。>
他很想下令,让身后的将领上前将柳隐等人驱逐走,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