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的晨会。>
“李卫东同志,你一大早来找我,肯定是已经有了想法,对不对?”杨雪莉笑着说道。>
她了解李卫东这个人,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李卫东是不会一大早登门拜访的。>
“杨小姐,是这样的,我希望由你来说服部委的同志.....“>
李卫东把自己的想法简洁的向杨雪莉讲述了一遍。>
杨雪莉听罢后,点头表示赞成:“李卫东同志,你的顾虑我能够理解,你放心吧。>
我上午就会前往部委,同部委的同志商量这件事。”>
得到杨雪莉的保证,李卫东也放下了心。>
现在部委的同志还指着用太阳能电池板来赚取外汇,再加上有杨家人出面。>
扶贫车间扩大规模的事儿。>
妥了。>
.....>
跟李卫东预估的一样。>
快中午的时候,他接到通知,来到了杨厂长的办公室。>
办公室内。>
杨厂长显得很激动,灰白的头发竖立起来。>
见到李卫东进来,他冲过来,紧紧抓住了李卫东的手:“卫东同志,大好事啊,部委的同志刚刚通知我,经过他们研究讨论,决定让我们的扶贫车间扩大规模。”>
“是吗?这确实是个好消息。”李卫东笑道:“只是不清楚,这次扩建的规模如何?”>
提到这个,杨厂长更加兴奋了,挥着手大声说道:“一千人!足足一千人啊。”>
好家伙,一下子从两百多人提升到一千人,杨雪莉果然有几分面子。>
也难怪杨厂长会如此兴奋。>
按照事先的约定,扶贫车间的收益分为三份。>
大部分归部委所有,小部分归轧钢厂和扶贫车间所有。>
虽然只是少部分,依然相当的客观。>
仅仅是两三个月的功夫,轧钢厂便从部委领到了一万多块的补助。>
有了这些钱,轧钢厂已经停发了半年的绩效工资,终于能够如数发放了。>
现在扶贫车间工人的人数一下子提高到五倍,产量也必然会提高。>
到时候,轧钢厂能拿到的补助也会增多。>
也许到了明年,轧钢厂就能建一批宿舍楼了。>
现在随着京城工人的增多,像大杂院之类的房子已经全被分配完了。>
新来的工人只能好几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生活起居很不方便,更不用说结婚生子了。>
作为厂长,他有义务为工人提供必须的生活条件。>
两人又闲聊两句,商定好细节问题,李卫东便起身离开了。>
在整个过程中,李卫东没有提及杨为民。>
杨厂长也没有询问当时的情况。>
就好像杨为民的事情不存在一样。>
李卫东原本以为杨厂长会因为杨为民是他的亲戚而避嫌。>
谁承想,在下午的颁奖典礼上,杨厂长还是作为厂领导亲自来到了现场。>
并且把一面绣着“轧钢厂卫士”的锦旗交到了李卫东的手里。>
“李卫东同志,我代表全体轧钢厂工人,感谢你及时识破了杨为民和马三的阴谋。为咱们轧钢厂挽回了大量的损失。”>
“厂长,这是我应该做的。”>
一老一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