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蓝报国幽幽问道。>
唐强点点头,“应该是吧!”>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同时叹息一声。>
四九城,当郭亮的电话打过来的时候,杨小涛正跟鹏总三人在指挥部里吃饭。>
一旁老金同志手里端着饭盒,在指挥部的墙壁上查看进度。>
自从跟沪上的几个老兄弟联系上后,这负责联络的活,就多了一个人。>
还别说,沪上不少人都给他这个面子。>
再加上老金同志跟鹏总和陈老也都认识,所以这指挥部也是常来。>
“沪上的玻璃又失败了?”>
老金端着饭盒坐在杨小涛身旁下,杨小涛便开口问道。>
杨小涛正扒着咸鸭蛋,一颗鸭蛋被切成四分,里面的油都躺出来了,又香又咸,正适合就饭。>
“嗯,他们用的平板法技术上有些问题,正在改进!”>
“这玻璃可不是小事,您得催催!”>
老金点头,脸色凝重。>
起初还觉得自己的关系能帮上忙,但现在看来,是自己托大了!>
这次飞机的制造性能要求不低。>
负责玻璃生产的老李私下说过,这次研究的玻璃不一般。>
按照杨小涛的要求,做出来的钢化玻璃不仅要对方设计形态,还要够硬,关键是还要保证透光性,不能阻碍视野,也不能被阳光刺眼。>
还有更重要的是,这种钢化玻璃破裂的要均匀,要是那种不带锋利边缘的颗粒。>
这一个个要求,可是难倒了一群专家,不少人头发都开始掉了。>
“你放心,我催着呢!”>
在杨小涛面前,老金可不会说不行。>
这是外公的威严。>
何况鹏总还在一旁看着呢。>
铃铃铃>
桌上的电话响起,杨小涛放下筷子快步接起电话。>
“我是杨小涛。”>
“什么?太好了!”>
“让他们继续努力,抛开包袱,尽快做出来,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三句话说完,杨小涛挂断电话,回头冲三人说道,“柳州的蒙皮找到门路了,只要做下去,蒙皮不是问题了!”>
说着走到一旁墙上,拿出口袋里的钢笔,刷刷写下几个字。>
鹏总在一旁笑着,“看看,我就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要对咱们的同志,有信心!”>
杨小涛听了脸上也多了笑容,“我去炒个花生米,咱们加个菜!就当是庆祝了!”>
鹏总听了挥挥手,“赶紧去!我们等着!”>
“好嘞!”>
……>
随后的一个周,好消息陆续传来。>
看着墙上越来越多的信息,杨小涛心里莫名的多了份感动。>
别看在这上面只是一句话,一个数据。>
但在这背后,却是有无数的人在努力,在付出。>
更有无数的人,目光期待着。>
周日。>
冉秋叶带着崔女士跟孩子回到了四合院。>
这段时间一直在乡下,但心里头一直挂念着家里的人。>
尤其是老金同志回到四九城就没给村里打个电话,崔女士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可是挂念的很。>
回到四合院就听刘玉华说起机械厂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