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
两人吃饭时候,田主任不时打量杨小涛脸色,心里也是纳闷,来之前跟来之后,再到现在,面前的家伙态度变化的也太快了吧。>
不过这也说明一个事实。>
这机器想要仿制,太难了。>
想要做的人不会,会的人不敢拆,不会的人更是敬而远之。>
久而久之,也就这样了。>
田主任心里思索着,目前来说,维持现状也不错,起码,细水长流,没有断了源头就行。>
到时候回去跟首长也有个交代。>
可惜,并不清楚,就在下午的时候,面前的年轻人已经将事情看的透彻,甚至在他笔记本里,已经有了空气压缩机的整体构造图。>
所欠缺的,就是具体数值。>
而在这方面上,作为八级工程师,作为多次研究设计出机床的杨小涛来说,无非花点时间而已。>
两人吃完饭,便说起明天的安排。>
现在,金陵最大的长江大桥还没竣工,但去周边看看还是不错的。>
而且最好是能坐坐船,杨小涛这一世还没坐过船呢。>
两人说了一会儿,杨小涛便回到屋里休息。>
杨小涛则是拿出图纸,开始研究起来。>
第二天,杨小涛起床,门外田主任已经收拾利索,戴着帽子,一副旅游打扮。>
杨小涛见了也不在意,两人出门,并没有在工厂里吃完饭,而是坐车离开工厂,来到金陵市里准备找地吃饭。>
临行前,两人都准备好了粮票,都是全国粮票,在哪都通用。>
何况金陵这么大的城市,不愁找不到吃饭的地。>
走在金陵道路上,这里跟四九城还不一样,道路两旁房子的样式更加紧凑。>
行走在其中的人,不时说着本地土话,杨小涛得仔细听才能明白。>
不过在这里,经济方面明显更加活跃,一路上不少店铺开门,里面坐着不少人。>
杨小涛两人找了一个摊边位坐下,摊主是个老妇人,一脸的褶子,话不多,但手脚很是麻利。>
田主任看着一旁忙碌的老妇人介绍着,“别看他们在这路边像小贩,但背后每一个都是有户有证的店铺。”>
“只不过这种传下来的老食,就是在这闹市吃起来才有味道。”>
杨小涛点头,现在开饭馆都得合营,谁敢乱搞?>
杨小涛没多说。>
一旁的田主任已经点了两份蒸糕,又起来去旁边买了两份蒸包子,连着蒸笼一起端过来,“正宗金陵小笼包,白菜馅的,尝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小涛拿起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包子,上面每一个褶都很清晰,放嘴里咬破皮,带有温度的浓郁汤汁先进入嘴里。>
有股白菜的鲜嫩,还有肥肉的味道。>
里面有肉,倒是出乎预料。>
杨小涛将整个包子放进嘴里,而此时,蒸糕也做好了,老妇人拿下来,瞬间,一股米香迎面扑来。>
杨小涛看的仔细,这蒸糕用的是大米,里面还参杂一点糯米,此外顶上还有一颗红枣。>
因为蒸的通透,米黏在一起,已经成型。>
不过,杨小涛的注意却是放在那蒸糕的东西上,仔细看了,分明就是一个饭盒,下面连着一个铁管,另一头连着一个烧水的铁壶,这饭盒拿下来倒出,正好一次就俩人份。>
随后老妇人又抓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